第12頁 (第1/3頁)
向小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公社黨委書記,與爹同是外地人,又都有文化,公社其他幹部,都是本地人,也都是大老粗,上過幾天學的沒幾個,能幹上革命工作,靠的是革命熱情和對革命的忠心,還有好的出身。那是一個出身定一切的年代。這樣,爹和黨委書記就成了莫逆之交,爹把黨委書記視為了父親一樣的人,黨委書記則視爹為親子,並有心栽培爹,不但對年紀紀輕輕的爹委以重任,而且還發展爹成了預備黨員。看起來,爹會官運亨通,前途無量,要光宗耀祖,不在話下。
看起來就要給爺爺光宗耀祖的爹這時候卻做了一件事,讓他們父子關係的裂痕從此就沒有癒合過。
爹還在上中學的時候就已經結婚了,妻子是童養媳。但爹一直不認可這門親事,也沒有和他這位妻子同居過,甚至於雖同在一個屋簷下卻同她沒說過一句話,沒有正眼看過她一眼。但不知咋的,他這個妻子卻有了個兒子,爹堅決不認這個兒子,一生也不認,爺爺卻要爹既要認他這位妻子,還要認他這個兒子。溝里人傳言說,爹這個兒子其實是爺爺的。
爹參加了革命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遇見了媽,也看中了媽,媽這時候還是他領導下的人民公社社員,一位鄉村黃花大閨女。爹能看中媽,想必媽少女時定是一位大美人。爹這時候翅膀已經硬了,不僅成功地和他的前妻離了婚,還讓我媽成了他的合法妻子。爺爺和爹斷絕父子關係,上爹工作的單位大鬧,要爹的領導把爹撤職下放農村務農,都無濟於事,只好不了了之,把爹的前妻找了個好人家當閨女嫁了,她那個兒子,也從了人家的姓,這事才算有個對大家都還不錯的結局。
我想,這段日子,大概是爹一生最率性最意氣風發的一段時光。可惜,好景不長,意氣風發的爹可能還有點意氣用事,又做了一件事,這件事就為他後來的落魄埋下了禍根。
一次,某生產隊的農民交公糧,運糧路上遇小雨,公糧就淋了點雨,公社糧站的人堅決拒收,但雨正下著,越下越大,拉回去損失更大,糧農們百般解釋求好也沒有用處。糧農們就打電話到公社辦公室,爹與糧站的負責人通電話叫他們先把糧收下,等天放晴了由公社派人把糧曬乾入倉。
論職權,爹這個決定糧站的人不敢不聽,可惜,爹雖有權職卻是外地人,這個公社的權力集團事實上已經分為兩派,當地人一派,爹和公社一把手,那位省城來的老牌大學生一派,整個公社權力集團裡外地人就他兩個人。當地人那一派雖未掌握&ldo;一把手&rdo;那樣的權力,卻人數多,佔據各個要害部門,內部團結得跟鐵桶似的,一直明裡暗裡和爹,還有那位省城來的&ldo;一把手&rdo;作對。
爹每次給我們講他的當年講到這裡都會說,還是他人太年輕,那位黨委書記又是個讀書人,不懂人□□故,不能教他什麼,他以為只要和&ldo;一把手&rdo;關係好,又有當地老百姓的支援就能萬事亨通,沒有想到官場中事情那樣複雜,人事關係是那樣微妙。
爹給糧站的人電話,糧站的人卻意外地口氣強硬。糧農們三次打電話向爹請告,爹在電話上三次要糧站的人執行他的指示,但三次都沒有結果。糧農們又第四次打電話來,爹就有些火了,在電話上說:&ldo;他們還不收你們就給我打!&rdo;爹這當然就不只是意氣用事,還是帶有軍閥作風的官僚主義了,但在那個治理國家用的是治理軍隊的辦法的時代,一個才上臺沒幾天的學生娃就犯這種&ldo;官僚主義&rdo;其實並不是多麼不正常的事情。
據溝里人說,那群農民是真把糧站的人打了,但據爹說,鬧是鬧了的,但並沒有真動手,農民們哪敢打政府的人,但他把話都放出去了,也那麼多人聽見了。不過,爹說,當時糧站的人敢公然違抗他這個公社辦公室主任,主要的原因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