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笑,臉色有些陰沉,道:“你猜錯了!是李醉客那個老狐狸!”
“李太師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露頭,實在是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難道他要選邊站了?”孟淑蘭驚道。
“我倒是沒看出來他有選邊站的動向!”燕北惱道,想到那個老傢伙竟然送了危險的兵器給他的無雙兒,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李太師到底送了什麼,讓你如此生氣?”孟淑蘭小心問道。
燕北冷哼一聲:“佩劍!他當場解了他的佩劍送給了無雙兒!”
孟淑蘭驚詫不已。
三朝洗兒(下)
李醉客此人,出身名門,今雖是三朝元老卻僅有六十三歲。他參軍甚早,年十五便已從軍,隨即參與琉國戰事,十九便戰功赫赫。武帝四十年,他因善使大刀被武帝封為“金刀大元帥”,倍受寵愛,次年更加封“忠勇侯”,乃風光一時的少年侯爺。然武帝駕崩之後,他便棄刀而佩劍,睿帝年間他僅上過一次戰場。睿帝不喜征戰,他便韜光養晦,出入廟堂,只管訓練新將,父親孟堯雖年歲比他大上近十歲,卻得過他的指點,也算得上是他的門生。後擔任太師一職,教授太子燕北,便只允旁人稱其“太師”,不允“侯爺”一稱。
李太師的那把劍隨身佩帶四十餘年,入宮免解,早已被看成專屬於他的榮耀的象徵,待他百年之後大抵是要陪葬的。還有一說,李太師門生無數,卻從未真正承認過誰是他的弟子,那把劍是要傳給他的傳人的。無論如何,那把眾人關注的寶劍贈給一個剛出生三日的女嬰必會引起軒然□,在這個時候很可能會影響已經緊張的朝中關係。
先帝曾言,李太師是個深不可測的政客。他可以在戰功赫赫、年富力強的時候激流湧退,棄武從文,從一名天生的軍人變成一名儒雅的文士,他門生無數卻從不結黨營私,他位高權重卻甘作平庸、不問政事,他允許他的獨子成為身份低下的商人。皇上與寧家對立,他至今沒表明站在哪一邊,平日在朝上也是不發一語,淡化自己的存在。有人說他的驚世才華在早年便消耗殆盡,知曉內情的人便知他行事老辣、深藏不露。贈劍一事必會引起過多猜測,最有可能的猜測便是李太師決定站在皇上這邊的先兆,與他平日低調的處世風格不符。任何一個多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解他此舉的用意。
“難道他想收無雙為徒?”孟淑蘭說出一個她自己也不相信的可能。
“休想!他休想!”燕北氣極,“我的無雙兒是要長在名貴溫室裡的嬌嫩花兒,何需吃苦?他用一把破銅爛鐵便想得了‘無雙兒師傅’的頭銜,簡直是痴心妄想!我不許,朕絕對不許!”
“皇上息怒,淑蘭只是猜測而已。李太師哪裡是簡單的人物,怎麼會有如此單純的想法?”孟淑蘭無奈地安慰暴跳如雷的皇帝陛下,他太過緊張寶貝的小女兒,已經不能冷靜思考。“無雙已經睡了,你別嚇醒她!”
“反正他就沒安好心!”燕北不忿,看看不知不覺睡著的小女兒,自覺壓低聲音:“皇祖好戰,且多疑,在位時期大權掌握在他一人手中,最忌有人分權,曾祖當年封的幾個爵位全被他以各種手段收回,並取消世襲罔替,他甚至已忌諱到連親子都不封侯的地步,卻獨獨封了他李醉客一個‘忠勇侯’。
他當年手握兵權,又是唯一的侯爺,父皇忌憚他,任命他太師一職,此後便稱他‘李太師’。太師乃文職,無實權不說,就是身份地位又豈比侯爺尊貴?明明爵位尤在,父皇卻只稱他太師,其用意再明顯不過。他卻照單全收,此後只應‘太師’一稱,不再上戰場,訓練了一批新將後連軍營都不踏足,還不引人注意地慢慢交還了手中兵權。幾十年來,他在朝中簡直是如魚得水。父皇說他不是單純的軍人。一個單純的軍人可以在戰場上稱雄,卻可能無法在廟堂上保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