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第1/2頁)
李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劉尊棋那裡,我瞭解到伊羅生後來因為被視為與&ldo;託派&rdo;關係密切的人,受到當時上海地下黨的冷落和批評。伊羅生隨即離開上海,經北平到歐洲返回美國。雖然二戰期間伊羅生作為記者,曾再度到重慶採訪,但他未能獲準訪問延安。
在中國,很長時間裡伊羅生這個名字是個禁區。當年蕭伯納訪問上海時,宋慶齡在寓所宴請,出席作陪的有魯迅、蔡元培、史沫特萊、林語堂、伊羅生,他們七人在寓所陽臺上留下一張歷史性合影。可是,在&ldo;文革&rdo;前和&ldo;文革&rdo;期間發表這張照片時,經過技術處理後,照片上只留下五個人,林語堂和伊羅生都沒有了蹤影。&ldo;文革&rdo;結束後,由宋慶齡出面安排,伊羅生才重新得到訪華邀請。
1995年,美國作家彼得&iddot;蘭德出版了長篇傳記《走進中國‐‐美國記者的冒險與磨難》一書,其中一章《走在異域的先知》,專門描寫伊羅生在中國的活動,其中對伊羅生創辦《中國論壇》的過程,他與中共地下組織、劉仁靜、托洛茨基的關係,均有頗為詳細的敘述。
伊羅生出生於美國曼哈頓西區的上流社會家庭,是立陶宛猶太人後裔、富裕的房地產大王的兒子。蘭德寫道,1929年伊羅生十九歲時進入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在大學裡他系統研究了帝國主義在二十世紀中國的情況。大學一畢業,伊羅生就來到中國。 到了上海,他立即被《大美晚報》(shanghai post )聘為記者。當他不滿意這個工作時,他又到《大陸報》(cha press ),為畢業於哥倫比亞新聞學院的董顯光工作。董顯光後來在重慶曾擔任蔣介石的宣傳部副部長。該報屬於國民黨,董顯光完全聽命於蔣介石。在此期間,伊羅生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陳翰笙、支援共產黨的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等。正當伊羅生準備終止與《大陸報》的關係時,史沫特萊介紹他結識了來自南非的弗蘭克&iddot;格拉斯(frank glass),中文名字叫李福清。
格拉斯是南非共產黨的一位創始人,但後來對黨內的史達林分子不滿,隨即他因同情托洛茨基而被南非共產黨清除出黨。他後來到了中國。到上海後,他和史沫特萊成了朋友。伊羅生認識格拉斯後,便與之結伴乘船沿長江上行,一直抵達重慶、成都等地。他要深入到中國內地實地考察中國的社會。實際上,這次長江之行對伊羅生來說,是從格拉斯那裡接收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的過程。同時,格拉斯的思想傾向、性格特點,也開始影響伊羅生。格拉斯教導伊羅生要懷疑一切,永遠不要盲目地追隨任何型別的教條。
1930-1935年第25節 伊羅生:史達林與托洛茨基(2)
2
創辦《中國論壇》,是年輕的伊羅生走進中國革命的具體行動。
據蘭德所寫,《中國論壇》的經費由在上海的中共組織提供,伊羅生的薪水也拿出一部分作為補貼。他此時也找到一個新工作,擔任法新社在上海的翻譯。因為共產黨在上海處於地下活動狀態,《中國論壇》要想公開發行,就不能公開反映布林什維克‐史達林主義的觀點,這樣,伊羅生基本上也就有了選擇他所認為的重要內容的自由。沒有人強迫他照搬黨的原則,那樣就無法展開工作,不然的話,一旦有人指揮伊羅生要寫什麼,伊羅生就會受到懷疑。對他這位既要投身革命又希望保持一定獨立性的人來說,這種方式實在是很好的方式,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
伊羅生在1932年1月3日張貼出《中國論壇》的創刊啟事:&ldo;《中國論壇》首先不是任何政黨或團體的喉舌。但是,它將成為中國發表受到帝國主義、資產階級和國民黨的報紙的壓制,或者視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