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對比明顯 (第2/4頁)
筆名帥不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它差吧?
路平安想了想,和胡清泉道:“400萬的發行權報價,相當於除了內地外,全球票房預期只有3000萬美金不到,我的《調音師》都比這個高,我不信他們看不出來!我的想法是,既然他們出於各種原因不肯多加錢,那咱們乾脆就聊分賬!”
胡清泉擔心道:“會不會太冒險?”
分賬模式也會衍生出許多問題,比如賬目作假、吞票房、回款週期長等一系列問題。
這也是讓許多製片商望而卻步選擇賣點發行權了事的原因。
這一點上,就連好萊塢都不能完全避免,他們有全球發行渠道,但很多時候依舊會在某些地區選擇賣斷。
路平安自通道:“他們也未必會給伱分賬,咱們這樣談,說不定也能給賣斷價抬一抬,到時候咱們根據報價算一算,哪些地方可以冒險,哪些地方選擇保守,咱們就分著來,發行賣斷和分賬結合一下。”
胡清泉、韓三品以及其餘幾個出品方互相看了看,隨後韓三品笑道:“反正是磋商,那就這麼聊聊看。”
很快下一輪談判開始。
路平安的態度是,賣斷價格總體合適,那就賣了,要是依舊不想抬價,那就直接談分賬,對賭都行!
按照這樣的談法,除非他們繼續抬高發行權報價,讓路平安覺得不分賬更划算,那就直接答應咯,反正也不虧。
對此於是在隨後的幾輪談判後,《原始碼》的先期版權交易終於敲定。
內地影碟版權報價150萬人民幣。
其餘的,不願意賭一把的,選擇了分賬,因為可以在前期付更少的錢。
南朝鮮、北美、西班牙、霓虹、德國等7個國家個地區就選了分賬發行。
願意賭一把的,就選擇了抬高發行買斷費用,前期付的多,但要是成績好也能更賺錢。
這種居多,總計41個國家和地區實行發行權賣斷。
其中發行權賣斷價格總計330萬美金,比之前又高了一些,用分賬發行作為談判籌碼的策略還是有用的。
只是胡清泉依舊錶示遺憾:“要是有大片商的話,這個價格至少還能高30。”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就像外國片來內地繞不開中影。
大片商掌握更多渠道,下面的都得跟他買,出價自然就會高一些。
但就算這樣路平安也已經很滿意,因為他看中的還是分賬。
分賬發行模式中根據地區不同,施行發行對賭。
除北美外,像南朝鮮這些國家就是按照買斷髮行權的報價,用作宣發費,施行分賬發行,發行過程將引入兩家第三方機構監管,各種違約條款很是健全,涉及到吞票房、假賬等一系列問題,違約金會很高。
比如南朝鮮的發行買斷價格只有40萬,不肯再高了。
路平安也不稀罕賺你這點錢,40萬全換成宣發費用,到時候就看看到底能幹到多少票房。
經過計算,票房分賬想要回本40萬美金,觀影人次得有30萬人次左右,這還只是回本,想要賺回40萬美金就還得加倍。
按常理看,這是比較冒險的,但40萬美金宣發砸下去,排片、影院覆蓋都會多很多。
超過100萬人次,確實可以望一望。
《英雄》有190萬人次呢!
《原始碼》不至於差他太多吧?
而實際上,對於這種對賭,片商們其實是願意多付錢的。
買斷出40萬美金,搞對賭,那就可以出60萬美金,畢竟宣發費用依舊可以往下轉包,而且還有虛數,關鍵是不用一次性付,這對未來買《英雄》分銷權是很有利的。
北美也是一樣的模式,只不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