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勾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院的二層竹屋,數來有16座。
然而每家庭院內盡是野草和野花,長得快高過人了。有些人家裡種了爬藤植物,幾乎包裹整座竹屋。
整個開闊地用山岩鋪平,南邊有一座岩石為基身,樹木為結構的四角塔樓。一共四層,但有六層樓般高。
塔樓對面的空地上整齊的放著兩排三米長的竹案,還有用竹子做的架子。
大多數桌面上放著幾個竹筒,格尺一般的竹條,長短不一的尖刀,但是全都生鏽了。
其餘桌面上放著毛筆和硯臺,尖錐和細繩。
種種跡象表明,這裡是一座露天的竹簡工廠。
此刻公孫治和琴軒內心都有一種想法,東漢時期的人在此繁衍生息,因為與世隔絕,所以民風及技術不曾改變。但二人需要證據,才能讓激動的心安穩下來。
二人檢視了所有竹屋,裡面早已沒有人類生活的氣息,被歲月侵蝕,破敗不堪。然而所有人家的置物櫃中留有衣物,都是漢代的款式,並且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穿的深衣和襦裙,刺繡精美的絲緞服以及青巾。
日常器具有不同種類的陶壺、陶爐、銅酒尊、銅鏡……搞得琴軒兩眼放光,心裡直說發財了,回去的時候一定要順幾件。
有這些東西的存在,表示二人果然沒有猜錯。然而此處為何沒有人?種種跡象來看,這裡至少荒廢六十年,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二人決定去塔樓尋找答案,因為在古代塔樓是存放重要物品和典籍的地方。
塔樓的大門鎖的是一把銅製的三簧鎖,除了表面變綠以外,仍然堅實。但它攔不住二人,木製的大門年久缺少維護,鉚釘的位置已然變爛,琴軒一腳踹開大門,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可讓二人沒想到的是,塔樓的一層空蕩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