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天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精緻程度衡量標準。
《邱氏雕刻譜》有文字記載。木雕製做一道工序記錄非常清楚。通常包括一些木活、旋活、鎪活、鑿活、鏟活、銼活、磨活、上色、燙蠟、油漆。《邱氏雕刻譜》全方位地介紹了各種活的手法。木活,指木工配合製作根雕、樹雕等元件,傢俱的元件,圓雕的基本輪廓,方雕板狀基本輪廓等等。旋活,指純木旋工配合製作待雕元件,有車床,如筆筒的木質外型及木質內膛,木座的面子、樑子、牙子、縮腰、鼓脹等等。鎪活,指用普通的鋼絲鋸按師傅設定的圖案,慢慢地鏤空好各種圖案的花板,有山水圖案和花鳥圖案以及文字圖案,使之達成近似於與圖畫剪影效果待雕刻備用。鑿活,是藉助於工具,用鑿活鑿子和拍斧或敲錘,先去荒料鑿出基本形狀,在細鑿至作品基本上慢慢地打磨成型為止,為鏟活和派活做好精雕準備工作。鏟活,也是藉助工具,用鏟活鑿子進行細加工,鏟到沒有一絲荒料並達到設計要求的精氣神,再用溜鉤派活至最佳效果為止。銼活,這套工序最關鍵,用鋼鐵銼,在鑿好的圖案輪廓上一絲不苟地銼。在此說明,尤其是對於那些山水、花鳥的鏤空技術,比如雕好花板再進一步加工,那麼鋼鐵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磨活,先用粗沙紙打磨,統傳的作法先過水使木刺炸起,再用砂紙或銼草磨出漿使木雕表面光潔,最後用細沙紙打磨,還用高標號的水砂紙代替打磨,打磨出來的成品其效果達到栩栩如生的地步。上色,這是最不可忽視技術。同時這是很深的技術學問。比如一件雕刻好後作品,上色各種各樣的色調,上色時要根據圖案的色彩進行。在上色之前,那就不得不談到怎麼樣配料?所以配料好恰到好處,上色時認真小心,細緻,如果過水後也會出現色差,全靠有經驗的漆工把深色變淺或把淺色變深,使之顏色一致,才是成功的精品。最後一關那就是成品燙蠟,這不但增添工藝品美觀,也顯示出工藝美術品亮度。所謂蠟活是高檔工藝品的表面處理方法之一。在雕刻這門技術中,傳統作法是用川蠟和蜜蠟。不過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也要根據不同的季節調配不同的配方製成臘膏,還是根據雕刻木質紋路,儘量保持木質自然紋路,這樣會使雕刻品自然,不矯揉造作,且有質感。木質雕刻一套傳統工序在《邱氏雕刻譜》記載著。當年,邱老五看見徒兒毛伯賢功夫了得,他才以此譜不翼而飛為藉口攆走了毛伯賢。
站在木質雕刻的金尊觀世音菩薩像和彌勒佛像面前的方啟源,他完全被這工藝美術品陶醉了。柳明觀顏察色,柳明笑嘻嘻地走到方啟源身邊鞠躬作禮。
方總,這都是毛氏雕刻廠主打品牌,尤其是金尊觀世音菩薩佛像,栩栩如生,它的製作精緻、打磨、上色都是本東陽市雕刻行業中一流的,也精品中的精品。
是的,柳組長,方某就是慕名而來的,今天一見陳列工藝美術品果然名不虛傳,身臨其境才倍感榮幸,這樣的手藝令人佩服啊!方啟源一個勁誇獎,柳明他點頭哈腰。
方總,慧眼識珠,不愧是行家中的行家,這辦公室簡陋,快快請坐。柳明讓手下人買來了高階飲料,他畢恭畢敬地遞給了方啟源。
喲喲喲,謝謝!你們廠的工藝美術品簡直就是天下無雙,看來我來對地方了。柳組長啊!你年輕,你還不知道這毛氏雕刻廠有兩大奇人和鐵三角吧?一、就是我最敬佩的毛伯賢毛廠長,他寶刀未老,一身技術,二、就是雕刻廠副廠長李俊傑,他不但雕刻技術一流,而且書畫也是無人可比,哈哈,真的讓我大開眼界。鐵三角再加上辦公室劉主任,他對雕刻頗有建樹,技術非同凡響。所以方某為什麼就一下子簽單5萬份?
肯定是方總對本廠精品情有獨鍾啊,雙方有利何樂而不為?柳明笑嘻嘻的說。
是的,也就是1千4百萬嘛,對於方某也就是一個小數目,我擔心的是怕一時貴廠交不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