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我朝秦銳怒喝道:&ldo;你既然看清了旗號,為什麼不趕緊追?!&rdo;秦銳長嘆一口氣:&ldo;晚了……他已經跑了……你要老爺我追,你倒先鬆開我的韁繩呀!&rdo;
段谷之戰,蜀賊精銳喪失殆盡,上將被俘被殺者不下十員,姜維變裝逾山而走,逃得要多狼狽有多狼狽。究其失敗的根源,一是他所期盼的側面夾擊部隊並未能及時趕到戰場,二就是我軍突然在他身後死地中出現,讓他以為鄧安西早就識破了他的計謀,從而肝膽俱裂,再無戰意。
我帶著秦銳等人,配合鄧安西內外夾擊,殺得蜀賊大敗虧輸,倒也斬敵近百,奪取大纛兩面並器械無數。事後我暗擬應對的腹稿,匆忙前去拜見鄧安西,果然鄧安西見面就問:&ldo;貴、貴官如何料到姜維會走段谷,而先在死地埋伏?&rdo;
嘿嘿,老小子,我就知道你會這樣問。我自蹈死地,如果沒有個講得通的理由,只是為躲蔭涼的意圖就會被發現,而以鄧安西那一板一眼的死性格,膽怯避戰,即便湊巧立功,他也不會因此獎賞我的。我白射姜維一箭,若不能得到點獎賞,甚至反而從此被鄧磕巴看不起,那可有多冤呀!
好在我早就擬定了腹稿,當下清清嗓子,從容地回答道:&ldo;蜀賊上隴,糧道不通,利速戰而不能久持,大人故以久持之計,扼其於武城山。我料姜維計窮之下,必自蹈死地,以引誘大人主力與戰。下官探查上邽附近地形,唯此一處,可謂天然死地,雖死而不通透,尚有反敗為勝之機,故知姜維必來此也,乃預先於谷中埋伏。&rdo;
這段話我謀劃了一路,自詡頭頭是道,倉促間你找不出絲毫不合理的地方。果然鄧安西聽完以後,略點一點頭,臉上露出了難得的微笑:&ldo;原來如此。大人料、料敵如神,本人欽、欽、欽、欽……&rdo;
好歹你也把這兩個字說完呀,讓我聽聽究竟是&ldo;欽佩&rdo;還是&ldo;欽服&rdo;。然而鄧磕巴咬了半天牙關,終於還是喝口涼水,把死講不出來的那個字給生嚥了。
鄧安西將所有虜獲,包括鎧甲、器杖、糧草,都分了一成給我,以雙方兵力對比來看,這已經算是重賞了。此外,他還表示定會上奏朝廷,匯報我的英勇事跡,請求頒獎。其實他是否上奏朝廷我倒並不是很在意,他若能在司馬公面前多多美言幾句,我就感激不盡了。
戰利品運回隴西後,我並沒有全都用來充實軍備,因為誰都清楚,光有充足的鎧甲、兵器、旗幟,沒有餉錢和兵糧,士兵是無法打仗的。我要把富裕下來的物資拿去周轉,爭取錢而生錢,生生不息。當然,能讓錢生錢的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商業,這方面,老馬和李越都是高手……或者不如說,馬氏家族和李氏家族都擅長此道。他們長年私運茶、鹽、鐵等貨物去羌中,換回毛皮、牲畜,這在隴西是盡人皆知的事情,而身為太守的我,也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看見。
現在有了郡太守做後臺和出資者,馬、李二姓倒騰物資就更順當了,不僅如此,鍾愛華等羌中貴姓也幫了我很大的忙。&ldo;論牛羊,我鍾羌是最好的。我這便修書一封給叔父,讓他比時價抬高一成收大人的貨,再壓低一成給大人出貨,只要大人不再販去別族便可,何如?&rdo;他還特意獻上一張上好的狐皮,悄悄進言。
我知道鍾羌想要壟斷大宗的鹽、鐵貿易,好再倒手賣給別的羌種,於中牟利。不過商業的事情就是如此,只要道路通暢,那就萬事順遂,而保證通路者多分一杯羹去,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於是我欣然同意,也藉此收服鍾羌之心,終究他們的遊牧地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