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5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悄暇┗褂兇畔嗟敝匾�牡匚弧�
一路行來翰兒真是大開眼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京城所看不到的,這一切不由讓翰兒遊興大增,隨便找了個客棧住下後便出門而去。
翰兒此行的目的地是太平門外有幾十裡遠的棲霞山,早在京城就聽人說過這棲霞山乃是金陵第一名秀之山,所以翰兒到了南京第一時間就去了棲霞山。
棲霞山古稱攝山,山有三峰、東峰如龍稱龍山;西峰似虎稱虎山;主峰三茅宮又稱鳳翔峰、峰高千尺。山西側稱楓嶺,到處是成片的楓樹,每到深秋,滿山紅葉隨風搖曳,景色十分迷人。另外棲霞山古蹟名勝很多,奇巖怪石不少,因之成為遠近聞名的洞天福地。棲霞山還有若干自然奇觀,饒有情趣。如棲霞寺東北.平山頭的南坡上有一處青灰色岩石,表面呈波浪狀,人稱“迭浪巖”,十分罕見。此外還有“青鋒劍”、“天開巖”、“一線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觀,不愧為金陵第一名秀之山之稱。
而棲霞寺也位於這金陵第一名秀的棲霞山上,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也就是公元四八九年),唐代時稱功德寺,增建了殿宇四十餘間,規模很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名寺。
從棲霞寺南側圍牆外山路向東行不遠,有一座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六丈。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生動傳神。
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誕生、出遊、苦行、坐禪、說法、降魔、涅磐。
千佛巖在舍利塔東邊,依山而建,共有佛龕二百九十四個,佛像五百一十五尊。大部分佛龕中有一尊主佛,兩旁是其弟子或菩薩。其中最大的一尊是無量壽佛,連底座高達三丈有六。佛像有坐有立,姿態各異,造型精美。
傳說南朝名士明僧紹在攝山西峰石壁鑿刻無量壽佛和觀音、勢至二菩薩。 無量壽佛端坐佛閣中,坐身三丈五尺二寸,連座基高四丈,觀音、勢至二菩薩分侍左右,高三丈三尺,三大佛衣褶作風,自有一番威嚴, 自明仲璋鑿三大佛像後相傳梁大同六年,佛龕頂上放射出佛光,訊息傳出,當時信佛的王公貴族,紛紛出資在此山興工鑿石為佛 。依巖之高下,就勢而鑿,上下分五級,大佛數丈,小佛僅尺許。或二三尊為一龕,或四五尊為一龕,號千佛,故名千佛巖。到了本朝一些貴族士大夫也相繼鑿佛,逐成千佛之說。
此時的翰兒正站在這千佛巖下,看著眼前大大小小的各個佛像的各種姿勢,翰兒不由沉浸在一片神聖莊嚴的氣氛中,慢慢的翰兒的心神逐漸的進入了空明之境。這是自翰兒在習練“天地之源”心法之時習得如來手印後已經很久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
這一次不由令翰兒獲益良多,看著眾多佛像或合十並掌,或雙手結印千姿百態佛意昂然,使得翰兒對於如來手印的理解又加深了許多。
正當翰兒心神清朗,無慾無求之際,不遠處的林間飛身而出一條人影,衣袖飄風聲頓時將翰兒的空靈之境打亂驚醒了翰兒。心中一驚,翰兒已是倏然移步,腳尖輕輕一點前飄三丈,利落的身手引得來人不由驚疑出聲。
翰兒轉過身來,放眼看去,只見一個年約三十左右生得劍眉星目方臉闊口的武士打扮之人站在不遠處,眼中露出戒備的神色看著自己。
微微一笑翰兒衝著眼前的漢子道:“這位兄臺這樣看著在下可是有什麼指教嗎?”
那漢子並沒有回答翰兒所言反到問道:“少俠可知在下是誰嗎?”
“萍水相逢,又是初次見面,正想請教兄臺尊姓大名。”翰兒有些奇怪的說道。
“那麼說,少俠是不認識在下了。”那漢子的話不由令翰兒一頭霧水大為奇怪,雖然覺得此人大悖常情,但是仍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