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流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洋人接觸甚廣,一有工夫,便將日常所聞記錄成冊,這些書如今全都在康寧伯府的後院存著。
林紫蘇四歲那年,翻遍家中的醫書後,對針灸之術產生了興趣,有了祖父的親授,林紫蘇自然是進境飛快。只是那針灸之術斷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認穴和施針須得反覆練習。一日不練手生,三日不練心生,辨認穴道的物件落在了家裡人的身上,而林問荊就是被扎次數最多的那個人。
那個時候,原主的祖父、祖母、母親都還在世,在這些記憶當中,全是長輩們寵溺與疼愛的畫面,在祖父背上呢喃,在母親懷中撒嬌這些在方清顏的記憶中從來不曾有過。
想起前一世在方家的經歷,她有些心酸,又莫名有些慶幸。
是的,從今日起,她就是林紫蘇,康寧伯府的大小姐,和方家再無干系。
貼身丫鬟琥珀剛伺候著林紫蘇進了些小米粥,便有莊子上的婆子通報說,林紫蘇的繼母畢氏領著城裡的大夫到了莊子裡。
這畢氏今年還未滿二十五歲,其父畢綏南原本是淮南的一個縣令,因感念老康寧伯的救命之恩,便讓畢氏嫁進了林家做續絃。聽說林紫蘇受了傷,畢氏來不及細細妝扮,隨意穿了件玫色細布棉襖,加上墨蘭色的金絲繡花裙,襯的身形略顯豐滿,不施粉黛的鵝蛋臉配上一彎淡眉,倒顯得優雅大方。到了屋中,未等林紫蘇行禮,畢氏急切問道:“大姐兒,你哥哥捎回去的口信說你受了傷,這會兒可好了些?”
趁著大夫問診,琥珀磕磕絆絆的將自家小姐受傷的大致經過交代了一下。原來兄妹二人自小就喜愛天工之術,康寧伯府中又藏了不少這等雜書,平日裡林紫蘇依著書裡的記載設計出圖紙,林問荊便照著圖紙做出樣品。半年前林紫蘇偶見《木經》中所述,上古有巧匠製成木人駕馭木馬車,無馬匹牽引也可自動前行,從中得了些靈感,便繪了圖紙交與林問荊匠制。
這日正是立春,林紫蘇隨林問荊來這莊子裡踏青,聽哥哥言道木馬車已然製成,林紫蘇欣喜萬分,定要坐上車體驗一下,哪知行了一段距離,那木馬車失卻控制,狂奔了四十多丈,在就地散架之前,把林紫蘇給甩飛了出去。林紫蘇當即暈倒在地,幸好莊子裡的幾個粗使婆子就在左近,及時救下了林紫蘇。
琥珀唯恐自家老爺和夫人怪罪,只挑了些緊要的說了出來,兇險處就輕描淡寫的帶了過去,林問荊聽說母親到了莊子,也趕了過來給母親請安。畢氏本還在擔心林紫蘇,見了林問荊之後,藉著林紫蘇受傷,將自己的憂心之事一股腦的傾倒了出來。
“荊哥兒,說話間你也十五了,怎麼就沒照看好妹妹”
“幸好紫蘇沒事,要不然我怎麼向故去的姐姐交代”
“怎麼說你也是康寧伯府的少爺,哪能做木工這等粗活,若真的有心於此,交給下人們來做就是了,不用親自動手”
畢氏留在屋中絮叨了半個時辰,那隨行的大夫實在聽不下去了,只好插了一句:“夫人不必憂心,府上善名遠播,大小姐遭此大難而毫髮無損,必是神人護佑”,畢氏甚是喜歡這句話,雙手合什唸了十幾句“阿彌陀佛”,擁著大夫出了林紫蘇的閨房。
待送走大夫,畢氏心中仍有些不放心,哄了林紫蘇在床上躺下後,又在屋外對琥珀細細交代了一番,這才返回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