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如果有高橋馬鞍投入應用,它能給予騎手一個縱向的穩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飛馳時向前方射箭或者劈砍,但由於沒有馬鐙;橫向上無有效支撐,朝左右方向甚至轉身向後射箭時仍然容易跌落,依然危險。
所以羅馬共和時代和帝國時代初中期;羅馬騎兵都不是部隊主力。
以騎兵為主的遊牧民族;比如東方的阿蘭民族(約今烏克蘭頓河流域);帕提亞(波斯;今伊朗)騎兵;本都(今土耳其黑海沿岸亞洲部分)騎兵等等;都是以遠距離作戰;射箭或者投出標槍。正面近身肉搏是其弱點。
*************************************************
馬鐙——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它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說:“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1977年出土於呼和浩特大學路一座北魏中期的墓葬中,其時代約為公元5世紀前期,在馬俑腹部繪有一對馬鐙,這是拓跋鮮卑人所建北魏王朝使用馬鐙的實物見證。
馬鐙發明以後,配上高橋馬鞍;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線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大幅度擺動,360度方向攻擊敵人。
考古研究證明:
馬鐙在距今1500多年以前,由在中國古代北方地區遊牧的鮮卑人發明,後在歐亞大草原上流傳,使騎兵的戰略地位大大提高,也使世界戰爭史改觀。而在此之前,騎兵騎在馬背上飛馳射箭時,必須減速或者下馬;交戰雙方在馬背上的格鬥中,也不能竭盡全力砍劈,否則會失去平衡而落馬。馬鐙的發明,就使騎兵的雙腳有了強勁的支撐之點。
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爾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屬馬鐙為主。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人的重點活動地區是陰山以北的草原,與鮮卑人及北魏王朝發生多次戰爭被打敗之後,柔然人沿歐亞草原之路西遷到匈牙利定居。
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馬鐙傳播到歐洲,甚至認為阿瓦爾人的馬鐙就是中國傳統的直柄橫穿金屬馬鐙,或者有中國工匠直接參與到為阿瓦爾人制做馬鐙上來。因此,馬鐙被稱為“中國靴子”。
這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對世界的一項偉大貢獻。
**********************************************
公元三百多年;被中國軍隊打敗的匈奴鐵騎橫掃歐洲。1——滅東哥特人;逼國王自殺。
2——向西繼續挺進;逼西哥特人棄國逃亡羅馬境內。3——橫掃羅馬最著名的方陣步兵。僅僅一次戰役一個下午;羅馬統帥和四萬精銳全部戰死。4——羅馬帝國根基從此動搖。羅馬戰無不勝的方陣步兵在匈奴重騎兵面前不堪一擊。羅馬人這才醒悟需要學習高橋馬鞍和馬鐙技術;發展騎兵才是王道。
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之後;東羅馬帝國以重騎兵發展為主。匈奴騎兵是他們的最好的老師。
西羅馬帝國依然以步兵為主;落後於時代發展;結果,匈奴人趕哥特人,哥特人走投無路,幾十萬軍民找棲身之地,於是進攻西羅馬帝國,幾乎橫掃摧殘了西羅馬所有的城市;導致西羅馬帝國一蹶不振;最後滅亡。而東羅馬帝國還存活了900年。
4——匈奴騎兵到處搶劫;以戰養戰;所過之處;歐洲各國聞風喪膽;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到之處沒有對手!後來佔據匈牙利等國家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