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心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是。&rdo;君紹朗又是一躬,道:&ldo;兒臣也知道這個道理,再加上這段時間處理事物不少,因此有些想法。&rdo;
明昭一挑眉,道:&ldo;哦,有什麼想法,說來一聽。&rdo;
&ldo;是。&rdo;君紹朗略帶緊張的瞥了在一旁默不作聲就像個木頭人一般的君紹真,咬了咬牙,從袖中取出一份奏章,躬身道:&ldo;兒臣的想法都在這奏章之中,母皇一閱便知。&rdo;
明昭也不說話,只輕輕一點頭,身旁侍奉的內侍便趨前取了那奏摺呈與明昭。明昭一手接了,展開便看,起初看之時臉上尤帶笑容,漸漸的便斂了不見。她平素一目十行,看摺子的速度奇快,君紹朗這摺子也不長,一般來說,一盞茶的時間是綽綽有餘的,可是明昭這次看得出奇的慢,約莫兩柱香之後方才放了手中的奏摺,沉吟道:&ldo;若按你的設想,這改制須得三年以上才可初見成效,這也太慢了一點吧。&rdo;
&ldo;回稟母皇。&rdo;君紹朗道:&ldo;母皇之前也曾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況且租庸調之制在我大衛已經行了百年之久,要想改制,非三年不可。江嘉之前的摺子裡計劃是三月,兒臣以為江大人太過想當然了。改制之事,在浙東或許能取得成效,但是我大衛疆土何其廣闊也,各地風土人情各不相同,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兒臣才會有了這麼一份修改的計劃。&rdo;
君紹真雖然不管改制之事,但是也知道當初江嘉的摺子裡是說改制在三至六月內便可完成,現在君紹朗卻如此說,其中定然有些古怪。
&ldo;哦。&rdo;明昭淡淡的應了一聲,讓人聽不出她的真實想法。又翻了那摺子看了一回,突然問道:&ldo;朗兒,聽說昨日檀州刺史在政事堂鬧了起來。&rdo;
&ldo;是。&rdo;君紹朗雖然不知明昭為何會突然提起此事,但是這件事的另一個見證人君紹真也在這裡,他雖然有心替申行掩蓋,但是也沒有辦法,只得老實回答道:&ldo;回稟母皇,確有此事,不過兒臣到那裡還沒來得及說上話,皇兄便到了,有皇兄在,兒臣也沒什麼事,只站在那裡看看熱鬧罷了。&rdo;
&ldo;嗯,真兒也給朕說了。&rdo;明昭道:&ldo;對於申行,你認為如何處置為好。&rdo;
&ldo;這個……&rdo;這個難題著實不好回答,不過現在申行也算靠到君紹朗那一方了,說不得君紹朗要提他說些好話,因此道:&ldo;申將軍雖然咆哮政事堂,行為之上有無禮之處,但是一來他是三朝老臣,多年來衛戍邊疆,勞苦功高,二來申將軍咆哮政事堂也是事出有因。因此兒臣認為,不宜重責,罰俸半年,以示懲戒足矣。&rdo;
明昭定定瞧了君紹朗半日,忽地展顏一笑,道:&ldo;朗兒也歷練出來了,說的都是些老成謀國之見。不錯不錯,便如此罷。來人,傳翰林學士為朕擬旨。&rdo;
&ldo;王爺回來了。&rdo;這日傍晚君紹真回府之後的臉色實在是大大的難看,一路行回書齋,下人們都是避之不及,直到到了書齋,安青楊迎了上來,方才和他說了第一句話。
&ldo;嗯。&rdo;君紹真低低應了一聲,徑直踏入書齋。
安青楊見君紹真臉色不善,心知朝上定然有些變故,因而問道:&ldo;朝上出了什麼事麼。&rdo;
&ldo;朝上沒出什麼事。&rdo;君紹真尋張椅子坐下,道:&ldo;只是下朝之後母皇召了本王,給了本王一個差使。&rdo;
&ldo;什麼差使。&rdo;安青楊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