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第2/3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問並且對三桓不滿,因此想拉攏他來幫助自己。
孔子很想做官,可是如果投靠陽虎,有兩個心理障礙;第一,自己公開批評和諷刺過陽虎,如果投靠他,很沒面子,並且這與自己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第二,孔子和陽虎之間有過節。當初季孫家大宴曲阜所有計程車,孔子也去混頓酒肉,那時候母親剛去世,孔子穿著孝服就去了,結果被當時負責接待客人的陽虎給趕了出來,還說&ldo;我們請士吃飯,不是請你這樣的人&rdo;。孔子的自尊心大受打擊,對陽虎一直滿懷怨恨。再後來,孔子在季孫家打工,陽虎則是他的上司,這個時候,陽虎倒沒有刁難他。
正因為心底矛盾,孔子在接到禮物後,還是猶猶豫豫前去還禮,碰上陽虎,孔子習慣性地有些畏懼。被陽虎一通說,孔子實際上已經準備出仕了。遺憾的是,隨後發生的巨變讓孔子的當官夢破滅了。
孔子想當官,又要面子,怕別人說他是兩面派。對陽貨,既心有怨恨,又抱有期望。所以,行事說話難免自相矛盾。骨子裡,還是想當官,不過想有面子地當官。後世很多腐儒就是這樣,一邊議論國事,可是請他當官又故意推阻,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一樣被禮請而去,像諸葛亮一樣要三顧才肯出茅廬。整來整去,錯過了時機,一輩子遺憾。許多所謂高士,就是這樣。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ldo;仁&rdo;這個字,怎麼解釋&ldo;仁&rdo;?處世,做人。
【現實解說】又想當官,又要面子,這是不行的。看來,在臉皮上,孔子與徒子徒孫們相比差得太遠。
121(175)★★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ldo;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rdo;子曰:&ldo;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rdo;
【譯文】公山弗擾據費邑反叛,來召孔子,孔子準備前去。子路不高興地說:&ldo;沒有地方去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去公山弗擾那裡呢?&rdo;孔子說:&ldo;他來召我,難道只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復興周禮,建設一個東方的西周。&rdo;
【解析】孔子等待陽虎來禮請自己做官,可是陽虎實在顧不過來了,因為他與三桓的鬥爭激烈化了。最終,雙方刀兵相見,陽虎戰敗,逃亡齊國,之後又投奔了晉國的趙家。陽虎的同盟好友公山弗擾佔據了季孫家的根據地費邑,對抗三桓,派人來招請孔子前去。孔子動搖了,他太想做官了。子路勸阻他,孔子還為自己辯解。不過,孔子的內心知道,這個官不能當。為了面子,孔子說了上面的話。實際上,孔子那時候已經決定不去了。
有的說法,孔子之所以拒絕陽虎而不拒絕公山弗擾,是因為陽虎對抗三桓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公山弗擾叛亂是為了驅逐三桓,恢復公室。這樣的說法沒有道理,不過是為了替孔子圓場。後來孔子隳三都,公山弗擾公然出兵攻打三桓和魯定公,並且和叔孫輒商定消滅三桓之後,自己取代季孫家、叔孫輒取代叔孫家族,請在晉國流亡的陽虎來接替孟孫家。至於後來公山弗擾流亡到吳國之後勸阻吳國不要討伐魯國,並不足以說明他早年有志於恢復魯國公室。
【現實解說】當一個人太想做某件事情或者實現某個理想的時候,往往在判斷上出現錯誤。
122(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ldo;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l;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r;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rdo;子曰:&ldo;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rdo;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