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2/3頁)
刺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容。
後來的遭遇,書中沒再提及,想來不會好過。
而她之所以在書中會被提及,權因她是原書中男主舅舅的娃娃親物件,在背景介紹裡匆匆提到過這個炮灰女配的生平。
燒退,夢醒,蘇茵起初不太相信荒唐的一切,可接下來驗證了幾件事,全和那書中寫的一樣。最終,她給京市爺爺戰友家拍了電報,搞定了介紹信,這才偷偷買了火車票,坐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車。
現在是1976年7月,書裡提到,還有一年多時間就要恢復高考,下定決心的蘇茵決定尋求庇護,只要捱過這一年多時間,順利考上大學,自己便能迎來新生活。
再者,書裡提到,因為她長相太招人,三叔三嬸為了討好民兵連隊長算計她,周圍的二流子也盯上她,她一個孤女,再待下去遲早出事,遠離那個地方成了唯一的選擇。
夜色降臨,蘇茵收回思緒,抱著包袱靠在窗欞上,閉目休息。
再睜眼時,天已大亮,蘇茵沒有手錶,只看看窗外,旭日東昇,應當在七八點左右。
“終於要到了!還有七八個小時就能回去了!”
斜前方,幾個穿著舊軍裝的男女面帶喜色,幾人看著疲憊,可模樣挺好,不像是常年在地裡刨食的莊稼人,又不如城裡人精緻。
“當了幾年知青,我都沒回去過,這回終於回來了!”
這兩年,有門路的知青陸續返城,只要在城裡有工作單位接收,便能打報告返城,可城裡工作緊缺,哪有這麼容易。
“你家裡安排的什麼工作啊?”
“我在供銷社當售貨員,你們呢?”
“我在鋼鐵廠。”
“我在食品廠,我媽把她工作給我了。”
不管是國營廠還是供銷社,都是人人羨慕的工作,鐵飯碗,以後都是吃公家飯的。農民還在地裡辛苦刨食的時候,城裡有工作的已經能拿幾十塊錢一個月的工資,何其幸運。
火車上熱鬧,大家七嘴八舌說起來,知青和去京市的老鄉都討論著這兩年知青返城的政策,蘇茵聽了一耳朵,抱著搪瓷盅準備去接水。
接熱水的位置人滿為患,排起長龍,蘇茵被人戳了戳後背,轉頭一看,剛剛說自己以後會在供銷社上班的年輕女同志笑盈盈看著她。
“同志,你也是知青?要回城嗎?”
蘇茵搖頭,“不是,我是去京市...探親的。”
“啊?!我還以為你是京市人呢!看不出來呀...”年輕姑娘,臉圓圓的,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看著很親切,“我叫宋媛,回京市的,我看你這模樣以為是城裡人!”
宋媛這話不假,蘇茵雖說穿得舊,灰色格子襯衫洗得發白,可架不住人模樣好啊,瞧著唇紅齒白的,她就沒見過這麼好看的人,第一眼便以為是下鄉知青。
兩人接了水,回車廂的路上聊起來,宋媛能說會道,提起自己表姐也姓蘇,直言是緣分。
“到了京市,有空可以聯絡啊。我以後就在城南供銷社上班。”
“好。”
兩人一個擔心多年沒回京,有些陌生,一個被熱情感染,警惕性放鬆,也多說了幾句。
就這麼說著話,車廂裡眾人逐漸躁動,隨著一聲鳴笛聲,綠皮火車減速慢行,緩緩到站。
京市,一車人夢想的目的地,終於到了!
有人從火車窗戶直接翻身下車,蘇茵手裡只緊緊攥著自己的土布包袱,被擁擠的人群推搡著走到了站臺上。
目視四周,京市的火車站比和平縣的大上許多,佔地寬敞,白牆上刷著紅色標語,抓生產、揚精神、促團結,一個個精神昂揚,穿著工裝或者綠色軍裝的人來來往往。
一切都和西南小縣城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