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遊北海暮蒼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流轉,正氣昌盛,邪祟自憂。
與此同時,聖人及洪荒一眾大神通者亦感知到這一偉大之成就。
通天教主於碧遊宮中撫掌大笑:“妙哉!倉頡造字,功在千秋。烏雲仙、一氣道人餘元協助有功,當有賞賜。此乃順應天道之舉,為洪荒文明添彩,實乃大善!”
元始天尊於玉虛宮中微微頷首,言道:“此乃人類之進步,亦是天道之演化。”隨後又無奈嘆息一聲。
太上老君在兜率宮中睜開雙眸,露出欣慰之色:“文字之現,乃文明之基石。”
女媧西方二聖亦有所感,讚歎不已。
天降無量功德,堪比兩皇證道。
那功德之光如璀璨之星河,照亮整個世界。
倉頡沐浴在這功德之光中,身體發生奇妙之變化。
他從一個平凡之人類,瞬間脫胎換骨,成為一位大羅神仙。
然而,倉頡雖擁有一身高深道行,卻不具戰鬥力。
他之心思始終都在那創造之文字元號上,希翼能夠讓它們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而另一邊,在相助倉頡之過程中,烏雲仙憑藉自身之悟性和努力,修為突飛猛進。
此刻功德降臨,成功進入大羅金仙之境,且道行不斷增長,直至大羅中期。
餘元亦憑此突破到了大羅初期,他謹記師尊金靈聖母之教誨,突破大羅初期後,把多餘之功德收起。
此刻金靈雙目微閉,運轉玄功,試圖從這造字的靈光中探尋更深的道韻。
她喃喃自語:“字者,象也,象者,道之形也。倉頡所造之字,蘊含天地五行之氣,陰陽交感之妙,實乃契合大道之傑作。”
正所謂:
倉頡造字一擔黍,傳於孔子九斗六。
還有四升不外傳,留給道士畫符咒。
鬼畫桃符君不識,才高八斗有來頭。
孔子識字九斗六,傳於弟子整八斗。
弟子造就五車書,千秋萬代永流傳。
從此學富稱‘五車’,自古才高曰‘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