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恒指期貨 (第1/2頁)
寧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郝強開始安排雪芝用一天時間開通100個子賬戶,用於分散資金量,每個子賬戶劃入1300萬港幣。然後原來炒恒生指數的暴露賬戶結束交易歸還借款後的本金與盈利共計約千萬,全部分散買進了不同的幾隻科技股。
新開的一百個賬戶則開始操作繼續買進多單恒生指數。投資者買賣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合約只須繳付按金,而按金只佔合約面值的一部份。
不論客戶是買入還是賣出期貨合約,都要先行繳付基本保證金。在每個交易日結束時,券商會把客戶的持倉按市價結算,即根據客戶所持合約在收市時的價值重新估值。
在這裡為了讓大家理解恒指期貨的操作與盈利模式,簡單介紹下。
如果合約的表現與客戶的預期背道而馳,導致保證金餘額跌至低於維持保證金的水平,券商便會要求客戶補倉。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將需要存入額外的資金,以將保證金回升至基本保證金的水平。
而且恒生指數屬於雙向交易。交易規則是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的,t+0,隨時買隨時賣。沒有漲跌幅限制,如果倉位重會有爆倉的風險。
恒生指數買漲買跌都能賺錢。舉個例子吧:如果在4900看跌恒指,買跌一手恒生指數空單,在4500平倉,當時點差是11個點,波動一個點盈虧是10港幣摺合美元就是1.275美元左右,盈虧=(4900-4500-11)*1.275*1手=495.975美元。已經扣完點差也就是11個點的手續費。
恒生指數交易93年初只有恒指期貨合約,港交所3月份馬上會推出恒指期權合約,用以降低炒恒指的風險。
恒指期權是單向合約,買方有以合約規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的權利,而賣方則被動履行義務。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虧損為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所以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
但是在期權交易中,買方要向賣方支付保險費,這是期權的價格,大約為交易商品或期貨合約價格的5%~10%;
期權合約可以流通,其保險費則要根據交易商品或期貨合約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都要交納期貨合約面值5%~10%的初始保證金,在交易期間還要根據價格變動對虧損方收取追加保證金;盈利方則可提取多餘保證金。
總體來說,期貨比期權更加掙錢。期貨價格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風險和利潤可能會取決於持倉時間和市場狀況。期貨可以長期持有,但潛在損失也非常大。期貨有著保證金機制,槓桿非常大,實際變化的收益和損益更大。
期權是一種金融協議,以在未來某個時間或在特定價格對某種資產進行買賣。與期貨不同,期權給持有人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資產的權利,但不是義務,相對於期貨,期權相對來說投資成本相對較低,但潛在利潤也可能較低。
現在郝強沒得選,只有恒指期貨合約,買進合約就是了。
通常情況下,恒生指數期貨的槓桿在10倍到100倍之間變動,具體的槓桿率取決於所選擇的交易平臺和服務提供商。
郝強他們是自己的平臺,具有操作期貨資質,自然可以自主考量來定,當然槓桿越大,風險也越大。一不小心被一個起伏就淹沒掉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長期看好,所以郝強暫時求穩,讓雪芝拿出每個賬戶70%買入合約,先按照30倍槓桿,並設定補倉警戒線,剩餘30%則作為補倉的備用金。
郝強也將自己對於一年中恒生指數的變化趨勢和雪芝進行了“分析”,透露出看好5月過7000點,10月過9000點,12月過點。
雪芝聽了被驚呆了,要不是知道郝強的能力和實力,簡直以為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