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寶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女喜歡聽你論調,你便接著說。”
高明接著道:“學生以為,韓信其人的諸多戰略戰法觀點,和劉邦相近,讓劉邦放心。這首先代表了劉邦的識人用人才能。於是才可能出現夜下追韓信。只問若漢王不同意,蕭何即使追回來了又怎樣?破格從後勤官提大將的可能存在嗎?”
“反之要問,這樣的破格提拔不是漢王之意可能嗎?漢王麾下那些坐擁赫赫戰功的將軍們,誰會服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從項羽處當了逃兵的後勤官?從此點來說,到底是韓信鬧著懷才不遇情緒,眼高手低,還是說明了漢王的大氣和慧眼伯樂?”
“事實上沒有韓信的時候,劉邦已經是漢王。而沒有劉邦的時候、韓信不過是個鑽跨的人,從這裡講他們到底誰欠了誰?”
張叔夜捻著鬍鬚,不反駁,又示意接著說。
高明道:“他韓信的簡歷可真不怎麼樣,屬於不甘寂寞,又不能正確表現出才華,還在項羽處做了逃兵。這樣的簡歷在當時有大陣營裡、有大老闆願意用他,其實已經屬於恩典。但漢王不但用了他,還在拜將之後短短一年時間就給了大將軍印,讓他真正領兵出陣。”
“學生要問的是,縱觀歷史,大老闆對僱員這樣的信任和禮遇難道不罕見?學生以為,夜下追韓信到拜將出陣,這整個過程只說明劉邦真正信任韓信、欣賞韓信戰略思維,且有著既往不咎的大氣大格局。”
“反觀韓信呢,這人反覆無常、鬧情緒、做逃兵,受胯下之辱,靠人養著還看不起養他的人,這種性格,絕壁屬於有大缺陷的種類。這裡呢,學生也就不春秋筆法忽悠明府了,就直接把韓信類比當時被我相中了的韓世忠!”
“再說韓信,這有明顯性格缺陷的人,他倒也真有些才華,被劉邦慧眼相中後,他抓住機會迅速證明了能力。如此而已。”
“所謂的立漢大將軍,只不過是骨子裡討厭劉氏、看不起草根出身之人的太史公以春秋筆法、在讀客思維中植入的一個偽概念而已。我還是那句話,沒韓信的時候,劉邦已經是完成了原始積累的漢王,半生征戰少有敗績,還基本都是親自披甲上陣。”
“以至於歷史小白們往往不崇拜歷史,而崇拜個人,喜歡誇大個人能力。要學生看,韓信的功成名就只不過是依託了‘漢王平臺’。”
“這麼多的軍隊,這麼多一路跟隨漢王衝鋒陷陣浴血奮戰的兵和將,他們憑什麼聽韓信這兩次做逃兵,鑽胯、靠人養著還看不起人的鳥人的話呢?所以韓信之所以有機會施展才能,他只不過是在揮霍劉邦的威望和格局。”
“沒有漢王的平臺、以及漢王那草根之身、一怒提三尺劍蕩平天下的理想和氣魄為基礎,他韓信有什麼機會去發揮才能?沒有‘漢’這個大平臺,沒有劉邦這面旗幟下的驚人凝聚力和容錯率,蕭何那鬼神一般的後勤能力是怎麼組織起來的?又怎麼源源不斷為韓信和其餘將軍們提供強大的後勤支援?”
“所以明府若只信司馬聖人懷著對劉氏下意識憎恨的春秋筆法,是無法客觀看待劉邦和韓信間所謂鳥盡弓藏的歷史不義事件。”
聽到這裡,張叔夜再被氣得笑起來道:“想不到啊,你這麼厚顏無恥、從不吝嗇誇獎自己的昏官、此番居然學會以春秋筆法,變著法的在這裡自比漢王、貶低太史公、貶低韓信了?難不成你先以司馬光司馬遷這‘兩司馬’不是好人為列,然後一再貶韓信,欲以春秋筆法在老夫思維中植入‘姓韓的沒好人’?”
“……”
這便輪到高明有些尷尬了,強撐著乾笑了兩聲。是倒是的,高明就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