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第1/2頁)
黃仁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記又說,張居正的去世,原因是好色過度。兵部尚書譚綸曾把房中術傳授給首輔,戚繼光則用重金購買稱為&ot;千金姬&ot;的美女作為禮品奉進。這樣一來,在薊州重整軍備這一番作為,似乎又和飲食男女的本能發生了關係。這一段無法考證的逸事,記錄在這樣一篇文辭華美的傳記之內,成了一大公案,使以後寫作戚繼光傳記的人都不知道應當如何處理,就只好裝作沒有看見。
戚繼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經遺棄了他。他以前統率10萬大軍,素以慷慨著稱,對朋友尤為豪爽。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後,竟至一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英雄本路,使當時和後世的同情者無不扼腕嘆息。戚繼光本人的功業固然值得表彰,同時又加上這些感情的色彩,所以,不論是正式的傳記還是非正式的紀事、評論,總是對他備加稱頌,有時竟把他描寫成一個完人。
但是真正的歷史學家應當有超越當時的看法。戚繼光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不能把他強行安放在用傳統道德構成的標準像框裡。他的一生中有許多難於解釋的事情。譬如說,這位高階將領生前娶妾3人,生子5人,可是直到他的兒子長大成人,他卻能全部隱瞞了他們的存在,他潑悍的夫人竟不知將門有子。他在部下面前提到士兵生活的痛苦,可以灑下同情的眼淚。他廢止了讓士兵採伐柴薪以供他家用的成例,有一年除夕,總兵府中竟因為缺乏炊米之薪而不能及時辭歲。可是北京著名餐館的名菜,如妙手衚衕華家的煮豬頭,卻由百十里外走馬傳致。又譬如他在薊州練兵時採用過獻血為盟的儀式,與將士共飲血酒並對天起誓:&ot;或懷二心,不愛軍力,不撫念軍貧,或屢禁而肆科索,或虛冒而充資緣,即如俞景龍立死,以膺顯報。&ot;如果&ot;恣意科斂以供饋送&ot;,就會遭到&ot;天災人禍,瘟疫水火,使全家立死&ot;,甚至&ot;男盜女娼,十代不止&ot;。然而從一些跡象看來,戚繼光並沒有完全遵守他自己的誓言。他以重金購買美女送給張居正一事固然無法證實,但是他讓他的兄弟給張家&ot;饋送&ot;禮物,卻見於張居正的書讀。而張居正只象徵性地收受其中的一小部分,把其餘的&ot;壁諸來使&ot;,也可以隱約看出禮物的貴重。《明史》本傳把他和俞大獻比較,說他&ot;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人&ot;,也是用委婉的措辭證明瞭一個英勇的軍人不一定同時就是廉潔的將領。1584年戚繼光被參劾的理由之中,有一條就是他在薊州的帳薄業已不知去向。更直接地說,就是沒有帳單可資交代。
除了獻血為盟為外,戚繼光還在他的麾下創造了很多宗教式的做法。比如,他親自設計製作各營連的軍旗,在軍旗上繪繡天上的星星或者傳說中鳥首人身的圖象,以象徵他們的指揮官。他重視黃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訓話的時候,又常常提到善惡的因果報應。難道本朝最為出色的軍人竟沉淪於迷信之中?這連四庫總目提要油編者都感到彆扭,不知應當如何評論他著作中的這些內容。
但是用視而不見的態度抹去遮蓋這些事實,就是不忠實於歷史;對一個英雄人物隱惡揚善,也並不是真正的推崇。戚繼光的複雜來自環境的複雜,如果指望他簡單得如同海瑞,無疑是不近清理。寫歷史的人既知道戚繼光是一代卓越的將領,一位極端剛毅果敢的軍人,也是一位第一流的經理、組織家、工程建築師和操典的作者,則自然應當聯想到假如他不精通政治間的奧妙,就決不可能同時做好這麼多的事情。戚繼光所生活的時代,落後陳舊的衛所和軍戶制度早應該全盤放棄,而代之以先進的募兵制度;零碎的補給,也早就應該集中管理。然而我們的帝國不允許也沒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尋找出一種妥協的力、法來作部分的修補。戚繼光的天才,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法避免;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