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第1/2頁)
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劍,而在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其精良程度達到了當時鑄劍的
奇峰。這柄寶劍出土時不僅未見任何銅鏽,而且表面光彩照人,刀鋒銳不可
當,在布滿菱形暗紋的劍身上,鑄有&ldo;越王鳩淺自作劍&rdo;八個鳥書銘文。吳
越之劍的劍身長都在60 厘米以下,越王勾踐劍身長也只有557 厘米。
戰國時期乃至秦代青銅劍的鑄造工藝,在吳越劍的基礎上又得到進一步
發展,將古代青銅劍的鑄造工藝推上頂峰地位。秦代劍的錫含量明顯比吳越
銅劍增多,由於含錫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使金屬組織細化,因而硬度也就
相對地增強,鋒利程度得到明顯提高。最為不同的是,秦劍的身長已不像吳
越之劍那樣短小而是大大增長,由先前不足60 厘米發展到90‐120 厘米,隨
著劍身的增長和鋒利度的提高,青銅劍作為一種武器漸漸被士兵所普遍利
用,成為一種常規武器裝備用以防身和作戰。當然,在統治階級內部,佩掛
寶劍,除防身外還有顯示身份和地位的功能。
一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儘管不能判斷是秦始皇當年斬荊軻之劍,但可以由
此推斷他所佩寶劍的長度不下913 厘米,以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看,他的
劍可能比出土青銅劍更長,甚至達到120 厘米,這樣寬長厚重的兵器懸於腰
的旁側,當身體急劇運動時,勢必造成大幅度擺動。隨著秦始皇身體不斷的
前傾,佩劍就勢前移,直至胸前。儘管秦始皇身高臂長,但也不能將1 米多
長的寶劍迅即脫出鞘口。
有史學家認為秦始皇將劍推到身後才得以抽出,這顯然是出於對&ldo;負&rdo;
這個字的考慮。但事實並非如此,這裡的&ldo;負&rdo;應是今天的&ldo;扶&rdo;字之意,
只要秦始皇抓住劍鞘,使其恢復到身旁原有的位置。憑他手臂的長度,完全
可以將劍抽出鞘口。所謂推於背上或背後,實在是一種有悖情理的假設和猜
想。
一號坑青銅劍出土後,考古人員張佔民先生作了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先
在桌面上放一疊紙,然後輕輕將劍從紙上劃過,其結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劃透
19 張紙,其刃之鋒利可想而知。後經科學測定,此劍由銅、鉛、錫三種金屬
構成,由於三種金屬比例得當,才使秦劍堅硬鋒利而又富有韌性,達到了&ldo;削
鐵如泥、斷石如粉&rdo;的登峰造極的神奇境地。
而使秦劍歷2000 餘年泥水侵蝕依然光亮如新,則完全歸功於劍身表面那
層10 至15 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這表明秦劍已採用了鉻鹽氧化處理。
令人驚嘆和遺憾的是這種化學鍍鉻技術,隨著青銅兵器退出戰爭舞臺,也隨
之失傳了。直到本世紀三十年代,才由德國人重新發明並取得專利權。儘管
2000 多年前的中國人就已熟悉運用這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鍍鉻技術,卻遠沒有
德國人幸運了。至於中國人是怎樣將鉻鹽氧化物鍍在秦劍上的,直到今天這
個謎也未能解開。
歷史的紀念碑群
經過一年的發掘,這座東西長230 米、南北寬62 米,總面積為14260
平方米的大型兵馬俑坑終於被揭開,飽受了二十多個世紀黑暗與擠壓之苦的
6000 餘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