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立場 (第1/2頁)
朕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端王妃瞥見鄭鼎廉踏入府內,急忙起身,趕在他還未放下行囊之際,便熱情地拉著他進入了交談的圈子。
然而,鄭鼎廉的開場白卻讓端王妃的笑容凝固在臉上,他的話語像一把寒冰刺入了她的心房:“母親,我將再次啟程,投身沙場。”
端王妃的面色立刻變得蒼白,驚愕之情溢於言表:“怎……怎麼又要有戰事?我們不是已經贏得了勝利嗎?”
鄭鼎廉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忍與愧疚:“去年的洪水災害導致許多地方顆粒無收,西魏周邊的一些小國乘機發動叛亂。近日來,聖上正與我們商討對策,命令我重返北疆。”
端王妃的雙眸迅速被淚水模糊,北疆是她心中的噩夢,那裡奪去了她丈夫和兩個兒子的生命。
儘管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捨,她又能做些什麼?難道真的阻止鄭鼎廉前往戰場嗎?這不僅得不到聖上的許可,也會辜負鄭家列祖列宗的期望。
顧芩瀾的內心同樣沉重,一想到丈夫即將面臨的生死考驗,她的心便如被細針扎般疼痛。
然而,在端王妃面前,她竭力掩飾自己的焦慮,不願讓她的憂慮增添王妃的負擔。
於是,她盡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輕鬆:“母親,無需過分憂心,夫君他對北疆的瞭解無人能及,有了他在,北疆定能固若金湯,那些敢於挑釁的北翟國也會在他的鐵騎下顫抖。”
但端王妃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慰,她身體顫抖,聲音微弱:“芩瀾,帶我去祠堂,我要向祖宗們祈求庇佑。”
她希望藉助祖先的力量,保佑鄭鼎廉能安然無恙地歸來。
鄭鼎廉也一同起身,與顧芩瀾共同扶持著端王妃,步入了靜謐而莊重的祠堂。
祠堂之中,每一個牌位都承載著鄭家的榮耀與記憶,這些牌位曾是他們在逃離金都時的珍貴攜帶物。
到達京城後,顧芩瀾將這些牌位鄭重地安放在端王府的祠堂內。
在祠堂中,鄭鼎廉與端王妃一同跪拜。
端王妃小聲說道:“你們去吧,我獨自留在這裡。”
夫妻二人磕頭退出祠堂,顧芩瀾忍不住問道:“聖上有沒有指示具體何時出發?”
鄭鼎廉回答:“三日後。”
他注意到顧芩瀾的眼眶已經泛紅,知道她同樣心情沉重,便試圖安慰她。
但顧芩瀾卻轉過身,故意以輕鬆的口吻說:“我得趕緊準備行裝,上次你走得匆忙,連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未來得及攜帶。這次,我一定要準備得萬無一失。”
話音未落,她便匆匆離開了。
鄭鼎廉望著她的背影,心中充滿了苦澀。
以往,當他還是個未經世事的少年時,看著父親和兄長出徵,孃親和嫂子們的忙碌對他而言只是家常便飯。
然而,當自己成為那個即將出徵的人時,他才真正感受到了背後家人的牽掛與不捨。
很快,鄭鼎廉即將再度出征的訊息在端王府內傳得沸沸揚揚,每個人的心情都變得異常沉重。
大家不約而同地放輕了動作和聲音,生怕給主人們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
同時,他們內心也充滿了憂慮與恐懼,畢竟,他們在鄭府服務多年,對戰場的殘酷和無情有著深刻的認識。
一些年長的僕人甚至忍不住前往附近的寺廟,為他們的主人祈求平安。
顧芩瀾則忙碌了整整兩天,為鄭鼎廉準備了十幾車的補給。
食物、衣物、日常用品,以及精心調配的藥材和藥丸,樣樣俱全。
儘管如此,她仍然覺得不夠,總覺得自己還能為丈夫做得更多,彷彿這樣才能讓她稍微安心一些。
在晨光初露的第三天清晨,鄭鼎廉輕手輕腳地擋住了正欲跨出家門的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