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2/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了槍彈的尖叫聲。我們再向前走,來到以無法形容的頑強精神堅持了好幾個鐘頭火力戰的步兵部隊。這裡到處是槍彈的嗖嗖聲,這種短促而尖厲的聲音,說明槍彈近在咫尺,就在我們耳邊、頭上、胸前掠過。此外,由於看到人們受傷和倒斃而產生的憐憫心,更使我們跳動不安的心感到悲痛。
初來人在接觸到上述不同程度的危險時,沒有不感到思考之光在這裡同憑空臆想時是不同的,在這裡,它透過不同的公質運動並產生不同的折射。一個人在接觸到這些最初的印象時,如果能夠不失去當機立斷的能力,他必然是氣個非凡的人。固然,習慣可以很快衝淡這些印象,半小時後,我們就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比較無所謂了( 這種無所謂的心情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 。但是,一個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總不能完全泰然自若。由此可見,一個人只具有普通的精神力量在這裡是不夠的,而且需要他擔負的責任越大,情況就越是如此。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中,一切活動要想取得在室內活動時看來是一般的效果,人們就必須具備巨大的、百折不撓的、天生的勇氣,強烈的榮譽心或久經危險的習慣。
戰爭中的危險是戰爭中的一種阻力,對它有一個正確的看法,是使認識符合真理所必需的,因此我們才在這裡提到這一問題。
第五章 戰爭中的勞累
如果讓一個人在凍得四肢麻術或渴熱難當、飢餓難忍和疲勞不堪的時刻來判斷戰爭中的事件,那麼能夠得到的在客觀上是正確的判斷就更少了。但是,這些判斷至少在主觀上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它們確切地反映了判斷者與被判斷事物的關係。當我們看到,不幸事件的目睹者,特別是當他還身臨其境的時候,對這一事件的結果所作的判斷往往是消極悲觀的,甚至是言過其實的,我們就會理解這點了。我們認為,從這裡可以看出勞累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以及在判斷勞累時應受到多大的重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