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迅速而猛烈地轉入進攻( 這是閃閃發光的復仇利劍) 是防禦的最光彩的部分。誰要是在防禦時不考慮這一部分,或者更確切地說,不把它看作是防禦的一部分,他就永遠不會理解防禦的優越性,就永遠只會想透過進攻來摧毀敵人的手段和增加自己的手段。但是,這些手段的喪失和取得並不取決於如何打結而取決於如何解結。此外,如果認為進攻總是出敵不意的攻擊,因而在想像中防禦無非是處境困難和陷於混亂,那就是把事實完全歪曲了。
征服者進行戰爭的決心自然比沒有惡意的防禦者下得早,如果征服者懂得很好地保持措施的秘密,他就往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出敵不意地進攻防禦者,但是這不是戰爭中必然的現象,實際情況不會是這樣的。戰爭與其說是隨征服者一起出現的,毋寧說是隨防禦者一起出現的,因為入侵引起了防禦,而有了防禦才引起了戰爭。征服者總是愛好和平的( 如拿破崙一貫聲稱的那樣) ,他非常願意和和平平地進入我國。但是為了使征服者不能得逞,我們就必須進行戰爭,因而就得準備戰爭,換句話說,正是那些被迫進行防禦的弱小國家,應該經常做好戰爭的準備,以免遭到突然的進攻。這正是軍事藝術要求人們這樣做的。
至於誰先出現在戰場上,這在多數場合併不取決於他抱有進攻意圖還是抱有防禦意圖,而完全取決於另外的一些東西;因而進攻意圖和防禦意圖不是誰先出現在戰場上的原因,卻往往是誰先出現在戰場上的結果。既然突然進攻很有利,那麼誰先做好準備,他就能由於這個原因採取進攻的方式;而準備較遲的一方,就只好利用防禦的優點來多少彌補一下自己準備較遲所產生的不利。
然而,能夠有效地利用較早作好準備這一點,一般說來應該看作是進攻的優點(這在第三篇中也已經肯定),但這個一般的優點並不在任何場合都必然會出現。
因此,如果我們設想一下,防禦應該是什麼樣的,那麼我們說,防禦應該是:儘可能地準備好一切手段,有一支能徵善戰的軍隊,有一個不是心中無數和提心弔膽地等待敵人而是行動主動和沉著冷靜的統帥,有不怕任何圍攻的要塞,最後,還有不怕敵人而使敵人害怕的堅強的民眾。在具備了這些條件以後,防禦同進攻比較起來,大概就不會象某些人想像的那樣扮演可憐的角色了,而進攻也不會象某些人模模糊糊地想像的那樣輕而易舉和萬無一失了,那些人認為進攻意味著勇敢、意志力和運動,而防禦卻意味著軟弱和癱瘓。
第六章 防禦的手段
在防禦中除了軍隊的絕對數量和質量以外,決定戰術結果和戰略結果的還有地利、出敵不意、多面攻擊、戰區的有利作用、民眾的支援和巨大的精神力量等因素,防禦者在利用這些因素方面是如何自然地比進攻者優越,我們在本篇第二、三章裡已經談過了。在這裡我們認為再談談主要供防禦者利用因而可以看作是支援防禦這個大廈的種種支柱的那些手段是有益的。
一、後備軍。在現代,後備軍也被用來出國進攻敵國了,而且不容否認,在有些國家,例如在普魯士,後備軍這一組織幾乎必須看作是常備軍的一部分,因而它已經不再只能用於防禦了。但是也不能不看到,人們在1813、1814和1815年廣泛利用後備軍是在防禦戰爭中開始的;後備軍只在極少數地方是象普魯士那樣組織的,而那些組織不完善的後備軍,用於防禦必然要比用於進攻更為適當。此外,在後備軍的概念中總是包含著這樣一種意思,即全體民眾以他們的體力、財產和精神在戰爭中不同於一般地、或多或少志願地協助作戰。後備軍這一組織越不具備這種性質,編成的隊伍就越成為一種變相的常備軍,越具有常備軍的優點,但也就越缺乏真正的後備軍的優點。真正後備軍的優點,就是擁有廣泛得多、生動得多、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