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的海王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趙靖宜呢?朕的睿親王可是一心向明月,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心上人是誰!怎麼,這會兒不表決心,還縮在王府裡等朕給他做主嗎?&rdo;夏景帝揮著龍袍怒喝道,&ldo;去,傳朕口諭,若解決不了此事,朕明日就給林曦賜婚!&rdo;
如夏景帝這般在位期間有兩次學子聚集靜坐求聖裁的經歷也是大夏朝頭一位,這可都會記錄到起居注中供後世點評,生生世世抹不掉了,而且這次還是這麼荒唐的緣由,更讓他惱怒非常。
夏景帝聖諭一下,來公公慌忙吩咐下去。
不過傳旨內侍還未出宮門,便已有回信,隨著而來的還有趙靖宜的副將。
&ldo;皇上,王爺求旨點京郊營兵馬進城。&rdo;
副將跪於大殿上雙手高舉呈趙靖宜手書,來公公小心接過。
&ldo;區區幾百手無縛雞之力的考生,巡防營不夠,連京郊營都要拉進來壯壯膽?&rdo;夏景帝冷笑著開啟一看,思索片刻便道,&ldo;罷了,告訴他,若是辦不好,激了怨憤,朕就將林曦流放以平天下讀書人怒氣。&rdo;
九皇子一聽便有些急了,也顧不得君臣之別,求情道:&ldo;父皇,這與林叔何干?明明是睿王兄他……&rdo;
梁王不冷不熱地上前一步,&ldo;九弟,父皇自有深意,你還是不要插手的好。&rdo;
九皇子頓時握緊了拳頭,抬頭正要反駁,便見夏景帝擺了擺手,&ldo;無需多言。&rdo;
進士高中畢竟不容易,這些在宮門口靜坐的考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曾經也經歷過一次,然而相比那場靠著滿腔熱血和憤慨堅持到三堂會審的舞弊案,這次他們站出來充當了領頭羊,讓抗議更加嚴謹持續,決心也更重。
不過可惜的是,之前舞弊案於睿王府關係不大,巡防營不過是監督防止鬧事的作用罷了。而這次,作為流言當事人之一,已明確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趙靖宜豈會讓這幫書生如了意?
他巴不得有一次光明正大的機會維護自己的心上人。
得了夏景帝的旨意,化為京郊營的西北軍直入城門,列隊方陣於宮門上,他們是從戰場上廝殺而來的,還帶著滿身的煞氣和血氣,目光凜凜,手握長槍,日光照耀下,似蒸騰出一股逼人的氣勢讓人望而生畏。
這最多看看地痞打架的書生如何見過這般場景,被這方陣中的上千兵士的凜冽目光洗禮下,心神驟然一懼,心跳擂鼓聲聲,如何敢多言放肆挑釁。
慷慨激昂一時收了聲,訥訥而言互相觀望不知如何是好。
普通的官兵或許不敢對他們如何,可這保家衛國而來令行禁止的西北軍卻沒有這番顧忌,軍令高於一切,從那些冷漠的眼中他們看不到一絲一毫的猶豫,嚴陣以待之下就等著長官發號施令。
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在質疑林曦,詆毀他名聲的時候一同在挑釁這位沙場往來的親王。
武官之首的睿親王可不像梁王蜀王那般好的&ldo;脾氣&rdo;,他不會忌憚士林對他的評價,不怕影響官員對他的好感,也不會如舞弊案的梁王明知道蔡大學士無辜,怕失了帝王恩寵而不敢在夏景帝面前多說一個字。
他滿身的傷痕顯示他的功勳,凱旋的旌旗彰示他的實力,所以他受帝王器重。他不需要籠絡他人來更進一步,憑著這些功績和實力自有人被他吸引,依附而來。
是以在與林曦的流言傳播之前,即使傳聞睿親王討厭文人,從不與之結交也不妨礙士林對他的讚譽和愛戴。
就是這樣無畏無懼無求且堅如磐石的男人,在他已經當眾表達了心意卻依舊有人敢動他心上之人,怎能期待趙靖宜還會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