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起風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星原以為應景應是吃西餐,結果是純正中餐,川式、浙式和粵式混搭,聽起來牽強附會,實際相得益彰。
脆皮烤鵝、咕咾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宮保雞丁,還有清蒸江團和麻婆豆腐,都是些家常食材,得賴於廚師技藝精湛,才化腐朽為神奇,使得成品色香味美。
菜的品類雖多,但每一道分量很少,有一兩道甚至只有兩口,林星連吃了九菜一湯也沒感覺到飽。託邢侓堯的福,讓她感受一次古時皇親國戚被皇帝賜宴的待遇。
邢侓堯問她味道,她說好吃。
他笑說這樣點評太敷衍:「顧姨待會兒來,你得多說幾個成語,她聽了才高興。」
「什麼成語?」林星想了想,認真問,「玉盤珍羞、八珍玉食、甘旨肥濃、風髓龍肝?這些行嗎?」
邢侓堯的提醒有一半是想逗她,聽她搜腸刮肚出一堆,只覺忍俊不禁,憋笑道:「前面兩個就可以了,不能太誇張。」
「好。」她虛心接受意見,問,「顧姨是顧先生的親戚?」
「是他姑姑。」
「她是鋼琴家?」
「她更願意大家贊她美食家。顧姨曾是淨燃的首席,在巴黎交響樂團待過五年,發展也很不錯,所有人都以為她會把鋼琴當成畢生事業,直到她三十七歲那年突然說鋼琴不該是她的人生追求,果斷放棄事業,開始環球旅行,並轉行做起廚師。」
邢侓堯說,「四年前顧姨拿到米其林三星廚師資格,從國外任職的中餐廳辭職,回國開了這傢俬房餐廳。不求名利,只為她願意招待的人做菜。」
邢侓堯難得對某人表現出肅然起敬的情緒,林星問:「你跟顧姨關係很好?」
邢侓堯:「顧姨的母親在她兒時曾罹患重病,她只比我姑姑小半歲,我奶奶疼惜她,接到家裡住過幾年,我們這輩小時候都叫她小姑姑。」
林星:「小姑姑聽著親近很多,為什麼要改口?」
邢侓堯:「後來我奶奶有意撮合她跟我大伯,就不讓我們這麼叫了,可惜兩個人自始至終只想做兄妹,後來各自婚娶。我奶奶到現在還在怪我大伯沒開好頭,害她這輩子沒一次保媒成功。」
林星不知是否自己錯覺,之前邢侓堯很少提起他家人,偶爾有也是一筆帶過,但自從去過楓蘭山後,他時不時會跟她說一些他家裡人際關係,有趣的往事。
她最開始顧忌是他家事,聽過就放下,很少追問,後來聊得多了,便也當做一般話題交流了。
他被他奶奶帶大,提得最多的自然是老人家,他是會講故事的人,一字一句組成清晰畫面感,老太太的形象活靈活現,每每讓她捧腹。
不帶私人感情說,林星很喜歡他奶奶的性格,有出身世家的驕傲貴氣,也有普通老人的慈愛質樸,連偶爾的小幼稚也大智若愚的通透。
林星好奇問:「你奶奶經常保媒嗎?」
「也沒有經常,聽我姑姑說算下來也有就七八回。」
「真的沒一次成功?」
「成功一次。」
提及此,邢侓堯眸色暗了暗,如果早知道這唯一一次最終會走到夫妻陌路,分道揚鑣的境地,當初還不如失敗。
但這話,他沒資格說。
正餐吃完,傭人撤下碗碟,換上茶案茶具開始點茶,手法嫻熟老練不輸專業茶藝師。
林星正凝神欣賞,聽到有人叫「侓堯」,抬起頭就看到一位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美婦款款向兩人走來。
顧青容年愈五十,穿一套ann deuleneester黑白套裝,廓形設計的上衣使得她原本溫柔圓潤的樣子多了幾分英氣,搭配香奈兒高定珠寶工坊ossens出品的復古岩石胸針,更顯得文藝慵懶,氣質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