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萬條喇叭褲 (第2/2頁)
如意鍵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掏錢。
“爸,我有錢。”
“你有是你的,自己攢起來。”
“爸,除了那兩百塊,出版社還給了我70塊的生活費。”
江爸一聽這話,立刻指著一件天藍色的的確良襯衫:“小趙,那件也給拿一件,照我的尺碼拿。”
江山笑了,接下來父子兩人就跟的確良幹上了。
反正這面料不要布票,除了不缺衣服的老大,家裡老老小小人人有份。
江山自己買了兩件,的確涼襯衫雖不要布票,但賣的也挺貴的,男式的五塊八,女式的六塊。
就江小白那麼小的尺寸也有現成的,三塊六毛錢,江爸攔都攔不住。
“一共花了多少?”江爸這會肝都悔疼了:“晚上回去你媽肯定要罵了。”
“40多,”江山笑著安慰老爸:“沒事,等過陣子去曰本,我再給你帶一件高倉健的風衣。”
“高倉健是誰?”
“下個星期你就知道了,”江山拎著一摞襯衫盒子:“爸,領我去你們倉庫吧。”
“走,這就去,差點把正事忘了。”
其實江山今天和江爸約在廠門口見面,為的就是去四車間的倉庫看看喇叭褲。”
印象中1978年時,上海有一家服裝廠生產了三萬條喇叭褲,正準備上市時,被廠裡書記一頓批評,送進了倉庫。
直到幾年後清理庫存時,才想起還有這麼一茬事,可那時已經錯過了喇叭褲的黃金期。
只好以每條几塊錢的價格,虧本處理掉了。
令江山沒想到的是,這三萬條喇叭褲原來就是自己老爸車間的產品。
1978年,作為曾經的國家支柱行業,棉紡廠、服裝廠……由於職工的不斷擴招以及生產任務的不斷加碼,產品積壓的現象時有發生。
資料雖顯示從1980年開始,才陸續有紡織企業啟用“不收布票”的促銷政策。
但事實上棉製品積壓的現象早在70年代末期,就已經十分嚴重了。
當江向南領著兒子江山走進四車間的倉庫時,江山雖有準備,但還是被三萬條喇叭褲的壯光景象,怔住了。
一列一列走過去,江山發現倉庫裡這批喇叭褲,並不是80年代初期流行的牛仔面料。
就是普通的化纖布,顏色有白、灰、藏青三色,其中以白色居多。
“年前的時候,廠裡新來了幾個設計師,”江爸在一旁解釋道:“第一件設計就是這敗家玩意。”
現在,江爸只要一看見倉庫裡小山似的一堆褲子,就愁的……飯還是能吃下去的。
此時,江山越看眼睛越亮,特別是在他發現白色的喇叭褲數量巨大的時候。
“還別說,你們廠這幾位設計師的眼光,還真能與國際接軌。”
看來平時沒少接觸國外的時裝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