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第1/2頁)
朱小平+吳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蔣經國宣誓就職的當天,即召見臺灣當局主管宣傳的負責人,作如下指標:一,今後不希望再有&ldo;蔣經國時代&rdo;這類名詞見諸報端。二,今後也希稱他為領袖。三,今後不希望有&ldo;萬歲&rdo;的口號出現。此外,蔣經國繼續推行&ldo;年輕化、知識化、本土化&rdo;的用人政策,以減緩因省籍問題而引發的激烈衝突。當然,他的&ldo;臺人治臺&rdo;政策是有限度的,臺灣籍參政人士往往處於位高權輕的地位,即&ldo;只有執行權,沒有決策權。&rdo;另外,對一些反對國民黨的人,不再一味施以高壓,而以&ldo;放逐&rdo;取代&ldo;監禁&rdo;,以期化解矛盾。
所有這一切,確勝乃父一籌。但蔣經國對父親的作為是始終表示欽服的。
1975年4月21日,蔣介石病逝半月後,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
&ldo;深夜坐於靈堂,想起父親侍兒慈而亦嚴,愛之教之無微不至。尤其25年前撤離大陸之時,日夜相處,共冒危險,出生入死,同受毀謗,遭受侮辱攻擊,父親為貫徹反共救國之職志,一心一意為挽回危局而東奔西走,對種種汙衊視若無睹。&rdo;
&ldo;父親一生之中,受過多少怨恨,遭遇多少誤解,經過多少兇險,所以父親常謂:&l;自顧一生,實無時不在患難、恥辱、艱危、誣陷、滲透顛覆、出生入死之中&r;。但是從未為自己出而辯護,對於美國政府於38年所發表之白皮書亦是如此。父親常日:&l;天下事總可水落石出&r;。今日一切是非皆已大白於天下,此正父親所言&l;餘既為革命而生,自當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體還我天地父母也&r;之願得償。今日世人皆知,無私無我,愛民愛物,乃我父親為人處世之基本精神也&rdo;。蔣經國在日記中還記述了他父親與蔣方良之間的關係:
&ldo;父親逝世,吾妻悲痛異常,日夜痛苦,幾已成疾,頗為之憂。父親逝世之夜,吾妻曾吻父親之額以哀永別。猶憶當妻歸國拜見父母之後,曾對餘言:&l;餘幼年即喪父母,而由胞姊養大成人,今來歸蔣氏,必視君之父母為我之父母。&r;此言相隔已有38年,吾妻如此言之,即如此行之,可謂盡孝矣。妻50歲生日,父親曾親書&l;賢良慈孝&r;贈之以作紀念,妻視為至寶,除保留原件外,並託人將四字刻之於石,置於寶中。去年春節,父母雙親曾與妻攝影留刻之於石,置於室中。去年春節,父母雙親曾與妻攝影留念。此一照片也置於房中。父親逝世之次日,餘見妻曾對石刻哭不成聲。餘獨自守靈於慈湖,時與家中病妻為念。吾父慈祥為懷,最重人情,但一生辛苦,惟為兒者知之最深&rdo;。
1976年3月8日,將經國在《梅臺思親》一文中,將孫中山先生與蔣介石並稱為&ldo;兩位時代革命偉人&rdo;。他說:&ldo;從歷史看,國父和領袖實在是為中華民族這一民族這一時代而生的承先啟後的革命偉人&rdo;。他們&ldo;都是來自農村,都是以畢生之力,謀求國民生活的安足而且也都是以偉大的革命人格,引領著照耀著我們,來創造理想的人生&rdo;。&ldo;&l;國父思想可說突破時代的,而領袖革命的反共的遠見睿智和堅毅,尤為同時代的人所不能及&rdo;。
1977年4月4日,蔣介石逝世2週年之際,蔣經國又發表了《其介如山》的紀念文章。文中稱:
&ldo;父親故去之後,雖然沒有留下物質的遺產,卻有著其影響無可估量、其價值無可比擬的精神遺產,這些精神遺產見之於幾十年來的演講。著述、接談、會議、教育訓練之中,特別是永遠留存於許許多多人們的印象記憶之中。這些精神遺產都是父親為國家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