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1/2頁)
朱小平+吳金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12年,蔣介石因為刺殺革命黨人陶成章而避禍逃往日本,躲過風頭之後,他又悄悄潛回了上海,並準備回溪口去看望自己的寶貝兒子經國。行前,蔣介石給母親寫了一封信,把自己即將回家省親的事告訴給母親及毛福梅。信未,他故作輕描淡寫地附了一筆:
&ldo;不孝兒要攜一新婦侍奉母親大人。&rdo;
這輕描淡寫的一筆附言,才是蔣介石省親之前先寫這封信的要旨所在。他深知自己在外納妾會使母親和髮妻毛氏大受刺激,但&ldo;醜媳婦總得見公婆&rdo;,自己納了這個小妾,不能一輩子儲之金屋,所以,他採取了先寫一封家書下點&ldo;毛毛雨&rdo;的辦法,讓豐鎬房的兩位女主人先有個精神準備,心理上有個&ldo;緩衝過程&rdo;,以免自己突然攜一小妾回家,使母親和毛氏在。驟然臨之。的情況下做出些失態的舉動來,到那時&ldo;後院失火,醋海狂瀾&rdo;自己怎麼應付得了呢!
毛福梅乍一聽說丈夫在外面納了妾,而且還要帶回家來,霎時間只覺天旋地轉,如臨末日。她一把抱起尚不足3歲的經國,忍不住涕淚交流、失聲痛哭。
蔣母對兒子在外面做出這等辱沒門風、累及妻兒的醜事也是深感痛心。幾天來,街面上已是議論紛紛,大家都為平日溫良賢惠的毛氏遭此奇辱而忿忿不平。蔣母是個愛面子的人,經過權衡,她覺得既然木已成舟,再說什麼也是晚了,俗話說&ldo;兒大不由娘&rdo;,畢竟當時男人納妾並不是太大的新鮮事,身為豐鎬房的長一輩女主人,蔣母痛定思痛,覺得最重要的還是&ldo;家醜不可外揚&rdo;,萬一毛氏不依不饒,鬧將起來,豈不是讓別人看蔣家的笑話麼?兩害相權取其輕,老太太決定先把媳婦這一頭安定下來再說。思謀妥當,她來到了毛氏屋裡,對猶自飲泣不止的毛福梅說:&ldo;不管怎麼說,你是我們蔣家明媒正娶的媳婦,經國是我們蔣家的嫡長孫,這是誰也改不了的。任他什麼樣的人,就算進了我蔣家的門,也不過是閒花野草,你不要管他!如果你覺得看不慣,趁著他們還沒來,就先回孃家住幾天,省得心煩。&rdo;
婆母的一番話,對毛福梅是個莫大的安慰。她抬起淚眼望著婆婆說:&ldo;我回孃家,誰來照顧經兒和你老人家?再說,那個女人來瞭如果住著不走,難道我就一輩子住在孃家?&rdo;
&ldo;那……&rdo;蔣母被問住了,遲疑地看著毛氏。
&ldo;你老人家放心,我不會讓外人看笑話的。&rdo;毛氏輕輕一句,把蔣母胸中那個難解的結一下子解開了。王採玉輕舒一口氣,心中感嘆:這是個多麼好的媳婦啊!
蔣介石在外面新納的這個小妾名叫姚怡誠,小名阿巧,又名怡琴。關於姚怡誠的身世,據民國十六年十月十八日天津《益世報》載文介紹:&ldo;女出身寒微,當南北和議告成時,蔣隨陳英士居滬,陳每過北里,蔣亦偕往,恰琴在法租界集妓處作房侍,在筵席間見蔣氏,刻意奉迎,終至以身相托。&rdo;
介紹過於簡約,實際情況卻十分複雜。
姚怡誠出生在蘇州冶長徑河北岸一個名叫南橋的小鎮上,乳名阿巧。阿巧紅顏薄命,幼時父母雙亡,她只好隨叔父姚小寶過活。
阿巧十幾歲時,叔父姚小寶招鄉人沈天生入贅,與阿巧成婚。因為是&ldo;倒插門&rdo;的女婿,男隨女性,沈天生就成了姚天生。
這位姚天生有兩個叔父,當時在上海西藏路八仙橋一帶做工,主要幹一些力氣活,比如,堂子(妓院)裡的妓女要出門應酬,他們便抬了轎子負責接送;誰家裡有了喪事,一應殯殮事宜也由他們來做。阿巧結婚後,也隨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