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一位孔家大儒拱手施禮:“見過申心住持,小生有一問題,為何教授這些孩子百家,難道佛法不該深山靜修嗎?”
申心面帶微笑:“孔大儒,佛法講究普度眾生,深山紅塵都有助於修行。但貧僧借用古代一位菩薩四句偈
佛法在世間,不在世間絕;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
一位道家金丹境張性修士拱手問道:“申心大師,閣下可是去過西方淨土。”
申心依舊淡然的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張大師頓時一怔,久久半天:“大師距離登地菩薩不遠矣,只須一個機緣爾。”眾人皆盡大駭,阿羅漢果位已經不入輪迴,菩薩果位更是難得。接著張大師又問道:“大師莫非轉世或者覺醒了宿命通。”
申心默然不語。 金丹張等人也在腦補,佛教之人累世重修者不計其數,而且心性堅韌,猶如金剛。道家轉世者也不少,元嬰期要麼閉關,要麼塵世中歷練紅塵。一般不會出手或者鬥法。所以金丹期是門派或者家族活躍在世間最多的中流砥柱。上清派購買了一部分康城產業,賣起了符籙,法器,丹藥,同時也招收一些有靈根的弟子。佛教宗門也有數家來到雷音寺的,和申心交流佛修心得。同時也交流了一些各自藏書的副本。
由於此世界的印刷術已經有了活字印刷,申心讓康州雷音寺大量印製地藏經和佛教因果故事。免費分發到每一位來朝拜的信眾。由於雷音寺越來越靈驗,一些印刷廠也不斷印刷地藏經和佛教故事。讓康州城很快幾乎完全普及了佛教信仰。
同時雷音寺也逐步招收了更多的文僧,這些文僧主要是在康州各地建立教會,發展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