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第1/2頁)
溪畔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事先不要聲張。」她有了第一個主意。
白泉沒有將自己與吉安侯府間的聯絡告與慶王, 可知在他的判斷裡,說了也沒用, 吉安侯府這點顏面不足以震懾到一位親王, 而即便加上永靖侯這個新貴也不見得夠——因為慶王不只位高,他還有點瘋。
倉促去討人,可能適得其反。
「我們先設法打聽一下,平涼府如今究竟是何情形。」林信也出主意。
安子他們一進平涼府就跟慶王纏鬥上了, 沒來得及熟悉當地並把買賣鋪開, 所以他對事發地的描述有些含糊。
許融同意:「嗯。」
為今之計, 只有一步步入手。
她從前對慶王多有迴避, 是不想惹麻煩, 但如今白泉以士報她, 她不能棄下他在險地, 不論能不能成, 盡最大努力,她總得試一試。
當下林信去找林定,許融將白芙叫來, 沒隱瞞,大致將事情與她說了一遍,又行安撫,白芙起先慌怕不已,但聽許融沒打算放棄白泉,她漸漸鎮定了下來:「哥哥會平安回來的,我相信奶奶。」
說實話,許融倒對自己沒那麼大信心。
這與以往所有的危機都不同,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處置不好,麻煩就大了。
而林信從正院回來後,帶來的訊息令她覺得果然棘手:「爹說他多年都在安南,再以前的衛所在漠北,於西北從未涉足,不知道那邊是什麼樣。」
接下來數日也不順利,如英國公,年輕時倒是去過陝西,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時慶王都還未去就藩,就知道一些也是無用。
忙活了好幾日,竟一無所獲。
而轉眼到了四月初一,林信的任命下來了,他要去禮部領告身文書,再去翰林院報到。
一路上都順利,領告身時,他還遇見了同榜的探花,接下來去翰林院的路上,兩人便結伴而行。
探花呂博明今年二十八歲,也算得一位年輕俊傑,不過他這個年紀,自然不可能沒娶過妻,只是妻子身子不好,兩年前亡故了,呂博明一心備考,兩年間沒有續娶,等到一朝高中,卻恰像為他備好的一樣,當朝的長興侯看中了他,要招他為婿。
兩邊都滿意,也都比較急切,這婚事就成就得很快,呂博明透露出來,他已經修書回鄉,只待父母允准——萬無不準的理,不過是個過場,兩邊就要正式過定了。
林信沉默聽著。
他聽出來,呂博明跟他聊這些,是基於他原來出身長興侯府的緣故,他好像真的信了蕭侯爺為林定保全子嗣、兩邊握手言和的說法,於是覺得跟他可以多兩分親近,聊天時也可以熟絡一些。
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就不太好回應,好在呂博明將娶貴女,春風得意,並不在意他的冷淡,一路與他說到了翰林院,直到進官署見了夏學士才罷。
按制,林信授為從六品修撰,呂博明授七品編修,都是一步到位,直接入職為官。
不過翰林清貴,不比外任官要預庶務,兩人新官上任都沒什麼事做,到夏學士跟前應過卯後,只是在院裡各處觀摩,拜見一下前輩。
而不但他們,前輩們閒著在樹下庭中看書下棋的也不少,林信與呂博明拜見了一圈,正立著看棋局時,呂博明被夏學士著小吏喚走。
呂博明不敢大意,一邊走,一邊忙問那小吏:「學士召下官何事?」
「編修勿驚,只是有一份文卷,要勞編修抄寫……」
兩人一路說著走了,下棋的一位翰林此時抬起眼來望著林信笑。
林信不解,向他拱了拱手。
這翰林年愈四十,眉目和善,向林信招手:「你來,我這位置給你。」
林信謹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