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僖公元年 (第2/2頁)
萬年眉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符合當時的道德標準。至於這個“君子”是誰,或許是孔子,或許是《左傳》的作者,完全不知道呢。嗯,但其實《左傳》的作者也不是那麼確定,姑且當做是左丘明好了。】
【關於哀姜被齊桓公殺掉這件事,君子是頗有微詞的,也就意味著按照當時的道德而言這不太合適。這裡提出的意見是,齊國殺哀姜這件事過分了。這句話並不是說哀姜不該付出代價,關鍵在於女子“從人”。】
【何為“從人”?我們前面提到先秦時期這些貴族女性大多比較自由,不論是婚戀還是政治地位看起來都比後世要好得多。但是從例如息夫人身上,也已經可以發現在當時的標準道德中,其實已經存在一些比較迂腐的東西了。】
【而“從人”其實基本已經與我們今天提到的“二從”意味相通了。正是因為哀姜已經嫁入魯國,是魯國的人了,她的罪過也是在魯國犯下的,所以沒有由齊國代為征討的道理。】
“可惜,可惜,阿姐未能聽到此言。”小白拊掌笑道。
作為殺死哀姜的當事人,他倒是反而對這一指控感到興味盎然,儘管那並不體現在哀姜身上——諸兒作為哀姜的親爹都視她為無關緊要,更何況是他?
他只是覺得,嫁到魯國的齊女有錯便應有魯國自行處置,而齊國不應干涉這件事,非常有趣。
可惜魯桓夫人,他的好姐姐已經與他的兄長、她唯一的真心所愛雙宿雙棲去了,聽不到這有趣的想法。
畢竟昔年,諸兒出手置魯侯允於死地,其中文姜的原因多少佔了大半。齊魯兩國皆知其中真相,最終也不過是諸兒交出直接動手的彭生,此事便告作罷。那時的魯人,怎麼不向文姜問罪呢?
難道是不敢嗎?
不過是一逞口舌之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