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 耕戰一體 (第2/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槍的槍桿全部改用了易碎的泡桐木。
張越其實也有想過用近代騎兵的騎兵軍刀的,可惜在進行測試之後,果斷的放棄了這個愚蠢的想法。
近代之時騎兵面對的是無甲目標,這個時期的騎兵面對的對手卻是披甲目標。
騎兵刀在面對重甲之時效果非常差,在劇烈的撞擊下非常容易折斷。
騎槍雖然同樣也會折斷,但卻更易回收,本身的製造成本也更低!
成軍典禮結束後不久,就到了秋收的時候了。
這可是漢軍在西域屯田以來第一次收穫,不但張越很在意,韓奉、李陵甚至長安朝堂對此也非常在意。
到了正式收穫的這一天,不但韓奉親自到了,大司農和騎都尉李陵也派來人進行監督。
在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官吏監督下,龍角堡的秋收開始了!
剛剛被編戶齊民的歸寧人手持鐮刀,開始收割。
粟米被一排排割下來,放在田埂上,像是砍下來的人頭。
韓奉手握寶劍,站在田間,看的很興奮。
這千畝良田,彷彿變成了戰場,密密麻麻的粟米,彷彿是對方計程車兵。
原來,務農也可以令人血脈賁張。
怪不得老祖宗整天唸叨,耕戰,耕戰,原來耕與戰,有相通之處,古人誠不我欺。
到天黑的時候,已經收割了700畝的良田。
韓奉感覺這次收穫的粟米好像要比自己估計的多一些,忍不住向旁邊的一名農官問道:“以你看來,今年粟米可收穫多少?”
那名農官難言心頭的歡笑,滿面笑容的說道
“準確的數目,要晾曬、脫粒、揚場之後,才能稱量出來。不過吾剛才仔細檢視過了。
據吾粗略估計,這片田地的粟米,每畝當不少於兩石二斗。”
“兩石二斗,這麼多?”
韓奉雖然沒有自己種過地,但對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還是心裡有數的,就說他家在關中的良田一畝地的產量也才不過兩石而已。
那農官捋了捋鬍鬚,說道:“平時風調雨順的年景,關中上好的良田,也不過兩石二斗。沒有想到在這苦寒的塞外之地,張軍侯居然能種出這麼許多糧食,真是大才啊!”
韓奉也是滿意之極:“沒想到,張軍侯不但打仗是把好手,這種地也這麼厲害,看來吾等今後還要多向張軍侯學習啊!”
周圍的大小軍官,一個個一邊點頭稱是,口中不斷的誇讚著張越
一邊又在心中偷偷盤算著,怎麼從張越這裡弄幾個種地的好手回去。
原本被他們瞧不上的歸寧人,如今卻又成了他們眼中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