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績因避李世民的諱,在李世民去逝後,改名為李績。
一大通的官員任命下來,諸部的主官都已經到位。雖然李世民在去逝給大唐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但因有眾官員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地行使著他們的使命,大唐的國家機器還是照樣在有序地運轉著。
八月底,在停靈三個月後,李世民正式下葬於昭陵,諡號文武大聖,廟號太宗,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歸附的胡將請求自殺殉葬,李承乾以李世民遺詔示,不允,只是命人刻這些歸附的胡將雕像,列於昭陵北司馬門兩側!!
李世民去逝後,晉州發生地震,死五千人,長安自五月開始後,持續了三個月的連綿陰雨,直到李世民下葬後,天才放晴!!
大地為之震動,山河嗚咽!!
長孫皇后因李世民的去逝,飽受打擊,身體日漸差,並拒絕服藥,也終於在同一年的十一月於立政殿去逝,剛剛即位的李承乾再次大赦天下,將其母親封諡號為&ldo;文德皇后!&rdo;,與李世民一道葬於昭陵。
第二年,李承乾發布詔令,改年號為永貞,以示永續貞觀之道之意。
南方諸軍在因李世民去逝罷兵事一年後,繼續掃蕩那些反叛的部落,滅驃國、彌國、直塘、羅谷哥等國,並將其國王掠回長安,李承乾下詔,在新置地上設立州縣,派官員治理,中南半島大部地方都歸於大唐治下。
同年,兵部發布了多部由尚書李業詡制定的軍中制度,包括武將的任職,解職,輪換及徵兵,戰時動員,退役,後勤保障,武器研製,裝備軍隊等等一系列的條例,因這些制度的施行,大唐軍隊進一步朝著正規化的方向發展,軍中將領不得干涉地方事務,地方官員不得插手軍務,使得軍政得到分離,皇帝透過兵部更有效地掌管軍隊。
李業詡的兒子李徵和李衡也進入大唐軍事學院學習。
永貞二年,因遭到阿拉伯大食的攻擊,波斯王子俾路斯來到長安,請求內附,希望得到強盛的大唐的保護。
李承乾接受了俾路斯內附的請示,下詔在原波斯地設定波斯大都督府,歸於安西大都護府治下,以時任特衛將軍的席君賣為波斯撫慰使,並領波斯都督府大都督職,率軍隊兩萬五千人,進入波斯境內,以抗大食人的入侵,大食人迫於大唐軍隊的介入,暫時不敢東進,往西撤退。
永貞三年初,時任安東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薛仁貴奉命出征平定東北方向契丹、靺鞨、室韋人的叛亂,五萬大唐軍隊所向披靡,契丹、靺鞨、室韋先後臣服,第二年,李承乾下發詔令,在其是設定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歸於安東大都護府治下,我大軍進駐所有新置的都督府,重要官員皆由我漢人及歸降的胡人一道擔任。
永貞四年,輕便宜帶的迫擊炮在軍器監試製出來,繼爾開始大規模組裝部隊。
永貞五年,李承乾在李業詡的提議下,行大唐紀年,以武德元年為大唐紀元元年,年初,在南方主事的吳王李恪被召回京,任尚書右僕射職。
同年,因在貞觀時期設定的一些大都護府境內已經安定,李承乾下詔,除安西、安北、西寧大都護府,改設其地為安西道、安北道、西寧道。
大唐紀元四十年,永貞六年,從大唐軍事學院畢業後一直在軍中的李業詡的兒子李徵,李衡,跟隨時任特衛大將軍的裴行儉,率軍進駐安西境內,與侵犯我邊境的大食軍隊交戰,大食軍隊大敗而逃,裴行儉與李徵等將領率大軍尾隨追進。
李承乾下詔,組建漢西道行軍部,以裴行儉任漢西道行軍大總管,率大軍五萬,攻擊犯邊的大食軍隊。
這一年,軍器監研製的第一支遂發火槍問世,即開始大量生產,第二年,開始組裝於軍隊中,大唐軍中每個近衛師中多了個火槍營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