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斯摩稜斯克、加里寧格勒都主教基裡爾說,世界上當然存在著某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行為準則,但這決不意味著西方的社會制度、民主原則、人際關係標準同樣適合於所有國家。每一種文明都有它自己的值得肯定的社會生活經驗,它同樣也有存在的權利。
在我國歷史上有幾個階段,國家曾處於極端艱難的狀態,面臨崩潰邊緣。但歷經種種考驗之後,俄羅斯重又站立起來,不僅找到了復興的勇氣和力量,更找到了繼續發展的勇氣和力量。
1613年大混亂時期之後的情況是這樣。其後100年間,俄國的新土地開拓者走過了自烏拉爾至太平洋的遙遠歷程,甚至開發了部分美洲大陸。中亞和北高加索也被收入俄羅斯帝國版圖。300年後,俄國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多民族強國。
到了1917年,新的震盪出現了:兩次革命,破壞,內戰,失去了大面積的領土,國家的經濟潛力也遭到破壞。看來,俄羅斯帝國殘留的幾個部分似乎永遠也不可能再重新聯合起來了,似乎它也再成不了什麼大國。然而,建立蘇聯的政治決定,20年的巨大努力,在人民付出了忍受艱難困苦的代價、推行了工業化以及其他種種重大改革之後,我國又躋身於高度發達的國家之列了。建立起來的生產和科技潛力,我國人民面對受奴役的危險在偉大衛國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團結一致,終使我國得以戰勝20世紀最強大的敵人‐‐法西斯德國及其僕從。
二戰為我國人民帶來了無法比擬的災難。想當年那場無比慘烈的戰爭過後,我國處境之艱難現在真是難以名狀。人民當中最有勞動能力的一部分犧牲了,我國歐洲領土直到伏爾加河的一大片,上頭的國民經濟全被摧毀了。外國專家們&ldo;給了&rdo;我們40年到100年的恢復期。可是,經濟卻在5到7年內全部恢復了。只不過上千萬人的犧牲至今卻依然有所感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