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4/4頁)
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他家也是鍾鐘鳴鼎食之家,書香翰墨之族。林家祖上也是襲過列侯的,如今到了林如海這一輩,已經是傳承了五代了。。
雖說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家的爵位只能世襲三代,但是因著如今的皇帝很是看重林家,隆恩盛德,遠邁前代,所以皇帝又額外加恩讓林如海的父親又再襲了一代的爵位。本來到了林如海這一代也就沒了世襲的爵位,家業必然要凋零敗落,但是林如海本人卻也是個驚才絕豔的人物,在讀書方面很有天分,於是他就從科第出身,如今業已中了探花,也被皇帝直接賜了官職的。
不過,在賈代善看來比較可惜的是林海是獨子不說,林家的支庶不盛,子孫有限,如今族裡雖然也有幾門親族,但是卻與林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有親支嫡派的。以後,林如海在仕途上就未免少了可以信重的助力和幫手了。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一情況卻是對賈家有利,林如海以後必然是前程似錦,他又是正正經經的考出來的,那麼賈家作為林如海的妻族,必然會得到他的幫扶的。再說了,賈家雖然有爵位可以承襲,但是畢竟權貴不掌權,更何況賈家支庶茂盛,但是爵位有限,能做官的家族子弟也不多,所以賈家必然要走下坡路了,有了林如海這麼一個能幹的女婿,對於目前的賈府來說,實在是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
對於賈府的這些紛紛擾擾,麗娘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因為自打吳立行在京裡的一切都料理妥當了之後,吳立行專程來了賈府一趟,和賈赦在書房裡談論了大半天才走。之後,賈赦就對麗娘說了,以後每個月,瑚哥兒除了去族學上二十天的學之外,剩下的十天去無立行那裡住,讓吳立行教導瑚哥兒。
麗娘剛聽說的時候,愣了一下,不過再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前些日子,瑚哥兒去族學前,麗娘就和賈赦專門討論過關於瑚哥兒以後的安排,那時麗娘就傾向於瑚哥兒也從科舉晉身。
這一段日子以來,麗娘瞭解到賈代儒一生基本上都沒能教匯出一個真正的有前途的進士,唯一的一箇中了進士的賈敬,最後還去了道觀整日和道士們胡羼,整天神神叨叨的,最後還因為吞服丹砂過度,燒脹而歿。麗娘一想到這些,就為瑚哥兒的將來犯愁。這會兒,有了吳立行這個親舅舅做他的老師,麗娘可算是放心了,忙高高興興的應了下來,然後又喊了李媽媽稻香等去了東廂給瑚哥兒收拾去吳立行那裡住的時候要用的衣物等。
作者有話要說:及時更新了,親們是不是也要捧一下場,撒撒花,評論一下?
謝謝啦!
57
麗娘也是從吳立行口中才慢慢的瞭解到他們的外祖家是有名的安徽黔縣有名的商業世家孫家,麗娘外祖父的爺爺輩兒以開雜貨鋪起家,慢慢的擴大產業,到了麗娘外祖父一輩兒,就已經經營起布匹,茶葉,木材等,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家族人口也是越發的興旺。但是隨著家業的不斷髮揚光大,族裡成丁的男人們也都走出了家門,去全國各地經商,料理生意,只留下女人和孩子守在家裡。
男人們在外地自然也沒幾個老實的,再說了古代交通閉塞,訊息也不靈通,大多數男人都在外地再成了家,娶妻生子的。麗孃的外祖母就是其外祖父遠離老家,在淮揚經商的時候另娶的妻子。麗孃的外祖母給外祖父生了五男兩女,麗娘是么女,當年未嫁時,在家裡很是得寵,是外祖父的掌上明珠。誰知麗孃的母親曹氏嫁進吳家不到十年就香消玉殞,只留下不到八歲的麗娘和只有五歲的吳立行。
麗孃的外祖父曹老太爺傷心不已,就要接外孫外孫女回曹家養活,麗孃的祖父吳老太爺自是不肯,直到麗娘被逼嫁進了賈家給賈赦做了妾的時候,吳老太爺又重病在床,才同意曹家接了吳立行去了曹家養活,就連吳立行的親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