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比例為5.25:5.25:3.15:1.75:1.75。
美國海軍擁有了與日不落帝國海軍同樣的規模,而日本海軍軍艦規模僅有美軍的百分之六十。
所謂窺斑知豹,僅憑這三點、我就認定美國工業絕對不是日本可以比擬的。
日本固然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可日本人不傻,他們怎麼敢進攻遠比他強大的美國?”馬晉寧很認真跟唐博雅解釋道。
“天欲致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我倒是希望日本早點兒去打美國,這樣中國戰場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對我們的抗戰是有利的。”唐博雅掌握的日軍電報數量太少,她作出日軍進攻美國的判斷,更多的是出於主觀意願。
但是。
已經到廈門監聽日軍電臺快一年的姜毅英不一樣,她掌握了大量的日本海軍電報,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已經在1941年10月初、成功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那些日軍電報也就不再神秘,日軍的戰略企圖已經徹底暴露了。
日軍大本營為了實施南下戰略,對美國展開了一次戰略欺騙行動,包括讓德江大隊明目張膽的在峴港改擴建軍用碼頭在內的戰術欺騙行動,成功讓美國軍方認定,一旦美日開戰、日本將首先進攻菲律賓,進而侵佔整個東南亞,從那裡掠奪各種戰略資源、作為與美軍對抗的本錢。
從而掩蓋日軍偷襲珍珠港、與南侵南亞諸國同時進行的戰略目的。
戴笠得到姜毅英的密報後,大喜過望,再次透過外交渠道,將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大概時間,以及一旦偷襲得手,原本在中國南海周邊“釣魚”的日軍,就將立刻入侵南亞諸國。
這次美國的情報機關,不敢再把中國人提供的這個重要情報束之高閣了,倒不是他們相信軍統真的破譯了日本海軍密碼,而是那些情報頭子都不敢承擔一旦是真的的責任,反正只是向國務卿彙報一下而已,真的錯了、責任也是中國軍統的。
國務卿是知道總統心思的,軍統的這個情報、對他來說就是個燙手的山藥蛋,不交給總統、將來的歷史責任他承受不起,交給總統、只怕總統一定會埋怨他沒有擔當。
原來。
所謂的“孤立主義”其實是美國的一個障眼法,就是想複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前期向交戰雙方出售軍火和戰略物資的戰略,將全世界的財富集中到美國來,等交戰雙方都被榨乾後,美國就可以從容選擇“盟友”、加入美國必勝的戰局。
美國國會之前先後透過了4個《中立法案》,這些所謂《中立法案》中、都有“現購自運”的條款,也就是說,交戰雙方要從美國買武器、都必須付現款,而且“自運”就是不能用美國船隻將軍火運回國,得自己想辦法。。
戰爭進行到1941年下半年,貧弱的中國早就拿不出金銀來購買美國的武器,“自運”更只能是想想而已,日本早就封鎖了中國的海運通道。
英國,倒是有實力“自運”,但到了1940年底,英國就耗光了全部黃金和外匯儲備,早在這年9月,為了不支付黃金或美元,英國把分佈於紐芬蘭到英屬蓋亞那的十幾處島嶼或土地、“租借”給了美國,用於美軍修建陸軍航空兵和海軍基地,以換取美國提供的50艘舊驅逐艦。
這也是羅斯福會全力推動,並在1941年3月,說服美國國會透過了《增強美國防禦的一項法令》,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租借法案”,英國得以不用立即付出美元和黃金就可以從美國獲得軍火。
日本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雖然從中國掠奪走了無數黃金、白銀、戰略物資,但依然滿足不了戰爭這個“吞金怪獸”,日本也被美國的戰略物資、快榨乾了,為了維持對華戰爭,日本已經沒錢採購美國的鋼材,改為購買更加便宜的美國廢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