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寯藻曾經為清朝三代皇帝做老師,親自傳授帝王之學,那一份對知識的敬畏與傳承,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後世子孫的心靈;四朝文墨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書香四溢,瀰漫在每一個角落,彷彿時間在這裡都放慢了腳步,讓人沉醉其中。
然而,儘管為官高達一品,卻身居無所,他的心始終牽掛著這片故土和百姓。權重如山,但他卻兩袖清風,堅守著自己的初心,不為名利所動。他深知,權力只是一種責任,而不是用來謀取私利的工具。在他的心中,只有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從古至今,賢臣良將數不勝數,他們猶如璀璨的星辰,點綴著中華歷史的天空。而祁寯藻,正是其中一顆耀眼的明星,他以自己的智慧、品德和忠誠,撐起了華夏的棟樑,成為後人敬仰的楷模。他的事蹟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真理、奉獻社會。
祁寯藻,今山西省壽陽縣平舒村人。清朝中後期重臣、詩人、學者、書法家 。是戶部主事祁韻士第五子。
祁寯藻為嘉慶十九年考中進士,起家庶吉士,後升遷翰林編修,歷官湖南學政、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等。道光十九年親赴福建籌辦海防,查禁鴉片。後升兵部尚書。主張加強海防,查禁菸販,捕治漢奸。道光二十一年被授軍機大臣。太平天國興起後,與肅順同掌戶部,反對印紙鈔,鑄大錢,阻撓用湘軍鎮壓太平軍。累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咸豐四年以老病告歸。“辛酉政變”後特詔起復,入直弘德殿,負責教習同治帝讀書。 咸豐、同治之際,密陳厘捐病民,力請罷止,論時政六事。同治三年自請致仕,兩年後逝世,享年七十四歲。清廷賜諡號“文端”。 有《馬首農言》《??亭集》《勤學齋筆記》等。今人輯有《祁寯藻集》 。
祁寯藻平生提倡樸學,主張通訓詁,明義理,調和漢、宋學術之爭。倡導經世致用之學,並身體力行,為士林所推崇,被贊為“一代儒宗” 常薦舉人才,講求吏治。他橫亙嘉慶、道光、咸豐和同治四代,居官五十餘年,忠清亮直,擔任過道光、咸豐、同治三位皇帝的老師,有“四朝文臣”“三代帝師”“壽陽相國”之稱。
距離祁寯藻家鄉不遠的地方,何家杏她們一行又遊覽了壽陽鹿泉的壽星廣場。傳說鹿泉山是壽星得道飛天之處。何家杏又創作了《壽星廣場拜壽星》——
“崇山峻嶺綠蒼茫,浪湧波伏蕩晉陽。鮮氧時時來問候,峰巒處處吐清香。
鹿泉疊翠蒼松碧,黑水河清谷滿倉。昔日荒溝皆不見,壽星含笑亦回鄉。”
在壽陽鹿泉壽星廣場,聽說那鹿泉山乃是那位令人敬仰的壽星得道飛昇而去之處,其背後蘊含著無數神秘而動人的故事。站在此處遠眺,只見那崇山峻嶺宛如一片綠色的汪洋,層層疊疊,綿延不絕,彷彿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畫筆勾勒出的壯闊畫卷。微風拂過,那山巒便如海浪般湧起又退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彷彿在向世人展示著晉陽大地的雄渾與豪邁。
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那清新的氧氣如同老友一般前來親切地問候,讓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峰巒之間處處瀰漫著淡雅的清香,那是草木散發的芬芳,彷彿是大自然在輕聲訴說著它的秘密。鹿泉山上,蒼松翠綠,枝葉繁茂,彷彿是一座座綠色的寶塔,屹立不倒。黑水河清澈見底,河水潺潺流淌,彷彿是一條銀色的絲帶,環繞著這片美麗的土地。
山谷之中,稻穀滿倉,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彷彿是大地母親賜予人們的珍貴禮物。曾經荒蕪的溝壑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壽星彷彿也被這美好的變化所感染,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他也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故鄉,守護著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們,讓他們永遠沐浴在幸福和安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