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翠英到豬場去上工 (第2/2頁)
伍仁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興高興!翠英就起早睡晚的伺候著豬仔,文煥走了,每天餵豬仔,就好像在看著文煥的替身。
豬場的活路不忙也不閒,人不多也不雜,出工的時間也有規律,翠英真是從心裡感謝隊長的安排。
兩個娃兒聽說了姆媽改到豬場出工,開始心裡還有點不舒服,是不是又有人小看姆媽——寡婦。後來聽姆媽解釋,才明白隊長對姆媽的好意。就吵著放學了去豬場看看,翠英說:“那是做事的地方,豬圈又很臭,不要去。”兩個娃兒就不敢再說了。
轉眼就要到七月半,北方人稱為鬼節,又叫中元節。荊州人叫著“月半”,把月半祭奠死去的人稱為“過月半”。
按照習俗,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供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
荊州習俗,“過月半”的時間是從農曆七月初九開始,到七月十四結束。過了七月十四,亡人就不能再等了,七月十五他們要去參加盂蘭會。因為盂蘭會是一年一度超度亡靈的大節,亡人要得到超度、轉世就看這一天。
雖然“過月半”可以選的日子有五六天,但是家裡有剛過世的新亡人是要最早過的。
據說新亡人難捨自己的家鄉,地府就在人世間忙完夏秋之收後,放亡魂回家鄉探望。所以陽間的人就怕新亡人在野外久等親人不到,而失望地離開,必須在第一時間接回自家的新亡人過月半。
荊州人說“年小月半大”,因為亡人回鄉探望的時間是有限制的,而且即將過冬,所以家裡的親人就要把亡人一應需要的生活物品都準備好。具體就有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還要打點沿途孤魂野鬼、地府管事的錢鈔等。
翠英對這些一點都不懂,就在餵豬結束休息的時候,問問蘭秀大媽。
蘭秀大媽就把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哪些東西要到哪裡才能弄到,都一一告訴了翠英。比如請人扎穿的、用的、住的等紙貨是要提前與石橋子的江瘸子聯絡的,冥鈔只能自己找人用木刻板印製,還要找和尚或道士請一道押錢文書,蓋上官印,亡人才能把這些祭奠的物件順利地押匯到地府享用。找和尚或者道士請押錢文書,還得有潤筆錢,一般是十個雞蛋。
翠英聽了都一一記在心裡。
:()人民公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