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道光天球瓶 (第2/2頁)
一棵雲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光青花以鴉片戰爭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生產量較大,質量也較高;後期生產量較小,質量較差。
霍啟華認為,這件應該是鴉片戰爭前的。
他掏出放大鏡,看了一會,接著說道:“道光青花瓷的胎土淘煉尚精,特別是前期的胎體,基本上保持了官窯瓷器的高檔本色。
釉層薄而透明,胎釉結合緊密,露胎處不見火石紅,能見波浪釉。
青花呈色穩定,藍中偏灰,淡雅宜人,這也符合道光前期的青花瓷特徵。”
要知道,道光二十年以後,青花呈色不穩定,色調較鮮豔,青花呈色單調,不見青花分層次,大多數顯得飄浮。一部分作品藍中略帶灰黑色,青料濃處色調更深暗。
道光後期已經不太採用雍正、乾隆時期常用的重筆點染法,因此在高檔青花瓷中,會看到有規律的藏青色斑點。
而眼前的這件,沒有這種情況,所以霍啟華覺得這就是道光前期的青花纏枝花卉紋天球瓶。
“我怎麼感覺它像是民國時期的仿品?”江楓卻忽然說道。
民國時期瓷器生產,不論從數量和質量都不如從前。
那時候,除了生產日用陶瓷外,還出現了大量仿古怪器。民國仿古瓷器的特點,是數量多,範圍廣,不僅有仿製歷代名窯陶瓷,還有民國後期仿前期的瓷器。
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面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青花瓷器顏色暈暗發蘭,俗稱洋蘭。
洋蘭是光緒末期出現並延續到民國,這時民窯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蘭。繪畫精細的漸少,草率的增多。
霍啟華當即怔怔地看向江楓。
“民國時期的仿品?沒發現洋蘭和貼花吧?”霍啟華忍不住說道。
貼花是民國比較流行的一種陶瓷裝飾手法,工匠們根據器型的需要,充分利用剪紙特點,剪出各式各樣的圖案進行裝飾。
並且,採用各種印刷手段把陶瓷顏料印刷在專用紙上或薄膜上,再把這種做好的剪紙貼於陶瓷製品上,經燒製後達到裝飾目的。
在貼花瓷器各種各樣的圖案中,有的全部採用貼花工藝,有的採用一部分繪畫、一部分貼花的方法進行表現。
而楚老看著自己的徒弟,有點恨鐵不成鋼。
“民國瓷器,就一定要有洋蘭和貼花嗎?”
這一句,讓霍啟華頓時啞口無言。
確實沒有這個規定。
他咂了咂嘴,說道:“那這天球瓶就沒什麼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