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貧僧再開殺戒 (第2/3頁)
微微的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二更已過,馬上就是三更天了。
夜色裡,穿戴整齊的不良人和衙役一言不發的朝著懷德坊衝去。
走在隊伍裡的狄仁傑頻頻回頭,他怕玄奘的腳力跟不上。
可無論隊伍跑多快,玄奘總是能不緊不慢的跟在隊伍後面。
閒庭信步一般。
“縣尉不用刻意放慢腳步,不用刻意照顧貧僧。
克里馬擦些,貧僧明日還要修塔,還要翻譯經書……”
狄仁傑放下了心,一聲吆喝,大家速度猛然加快。
尉霖望著玄奘。
望著依舊不緊不慢跟在後面的玄奘。
尉霖撓著頭喃喃自語道:
“見鬼了,真是活見鬼了!”
懷德坊位於西城,離西市不遠。
它和群賢坊一樣,離西市就只隔了一條街道。
因為長安的窮富之分,又因為西市這邊的異族人多。
窮人多,異族人也多。
因此,各種教派也多,他們聚集在這裡爭搶著信徒。
光是一個小小的懷德坊就有四座不小的寺廟。
平信,也就是鬼信福尚就住在這裡。
他以奴僕之名進入大唐,逃過了鴻臚寺的監管。
遣唐使回去後他就留在大唐。
依靠錢財和關係的走動。
他在朝廷力量薄弱的南域入大唐籍,出家。
然後來到長安。
這些年在長安苦修佛法,救治百姓,搏出了很大的名聲。
在倭奴他是平氏族人。
在倭奴國,“氏名”來源於其母國的國名。
其根源來源於大和朝廷,一個氏族聯合倭國政權。
平氏就是這些氏族裡面的一個。
倭奴人的氏成了貴族男子的專稱,用來區別貴賤。
他們走的路其實就是先秦老祖宗們走過的路。
所以,母國名字是什麼,他們就姓什麼。
例如商鞅。
商鞅是魏國人以國為氏,可以稱為衛鞅。
他又是魏國的公族,可以稱他為公孫鞅。
他在秦朝為官時商於之地是他的封地。
所以他也可以叫商鞅。
因此,平信是鬼信福尚,鬼信福尚也是平信。
沒有什麼真名假名。
兩個名字都是真的,也都是他。
自從火燒西市糧倉之後,自從扶余義慈拒絕了自己之後。
平信就知道自己會死。
他來大唐時還是一個少年。
如今已經快四十多歲了。
他比任何人都瞭解大唐。
他比任何人都瞭解大唐是如何的恐怖。
大唐的帝王對臣子魏徵的規勸。
一邊破口大罵,罵完了還虛心採納。
如今的新皇帝比先王更虛心。
不光聽臣子的,他還聽讀書人的。
還會讓讀書人定期給他寫摺子提建議。
在自己的國度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大唐還不夠恐怖嗎?
更恐怖的是大唐有一個如此大的書院。
裡面的學子比倭奴國土上的一個諸侯國的人口都多。
每每想到此,平信就覺得難以呼吸。
平信其實最想燒的是書院。
可惜,這些年來,無論他的名望多麼的高,在百姓中多麼的有地位,但就是進不去書院。
還沒到門口,獵犬就圍了上來。
所以,燒糧倉是最下等的計謀。
他原本想借著天乾物燥的冬日讓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