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捉錢令史 (第2/4頁)
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貴族子弟,則可以充當三衛官、親王執仗、執乘、親事、帳內這些差事,這些職事當番輪值,雖也辛苦,但卻可積累年資,到一定年限可以去吏部參加考試,透過的能授官,這其實是五品以上官員子弟的一種福利。
老武僅是從七品致仕武官,雖有個視五品的勳,但勳官只是視品而已。
“六品以下官的子孫和勳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子,稱為品子,他們可以充當王公和三品以上官的親事、帳內,定期上番,也還可被差經管公廨本錢,也還可派充地方雜任,即縣史、渠頭、里正等······”
趙書吏對衙門裡的事務那是門清,他給懷玉仔細分析如何充色役以避正役雜瑤,又如何挑選色役裡好的差事。
“給王公和三品以上官充親事、帳內,其實不是啥好差事,說白了就是給他們當僕役驅使,為他們辦事經常還得自己貼錢,辛苦還不划算。我建議二郎可以找縣君謀個捉錢差事。”
“捉錢?”
“捉錢也稱捉錢令史,只有品子身份才可以充當,其實就是拿衙門公廨本錢去放貸收息,以供衙門辦公開支,以及補貼衙門官吏俸料。”
大唐是個處處講究身份的朝代,就算服役,也都是要按身份來派發的,課戶的白身正丁一般是要服正役的,殘疾人、中男則承擔地方雜瑤或是一些特殊色役。
而有些樂工匠戶則要承擔專門的一些色役職事,比如工匠雖是良民,但不許入普通戶籍,不預士伍甚至不許改業,他們就要承擔專門的匠役。
而諸如里正、坊正、渠頭、倉督、衙門裡的佐、史等這些,是管事的基層吏員,一般也都是要由品官子弟,或是有勳官的才能充當。
白直、執衣、驛丁等則由普通白丁充當。
大唐沒有什麼專門的基層公務員隊伍,絕大多數都是徵發百姓承擔差役,甚至除了京官,地方官員都沒有俸祿,朝廷給他們在地方劃拔職田,另外又劃出一些田做公廨田,又拔一筆錢充公廨本錢,以這些充做地方經費和官員的補貼。
“這捉錢令史具體是怎麼做?”懷玉也不太想去給那些高官王公們當僕役驅使。
“領掌五萬錢,每月納利四千,每年納利五萬,以做公廨錢,用做衙門官員胥吏的俸料雜項。”趙書吏如實相告。
“這麼高利息?不是高利貸嗎?”懷玉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一年利息翻倍?
後世月息三分,年息百分之三十六,那都是紅線了。
這居然還是好差事?這是把品子當羊來薅了吧,能收到這麼多利息?收不到品子補?
“利息其實也不算高了,要知道這些年動盪,民間借貸利息可比這高多了,就算百姓到寺院借糧,春借秋還,一石糧都要還半石,這還是極少數大寺,而多數寺院和貴族商賈借糧,那都是還一倍,借一石還兩石,這還只是半年呢。
要是遇災荒之年,饑荒的時候那利息更高,春借一斗秋還三鬥,這樣的還很難借到。”
“尋常民間商人拆借,都是月息一分,借五萬一年,利就六萬了。”
這個五萬本錢,一年利息五萬,其實不是地方上亂來,而是長安三省六部諸司各衙門,也都是按這套標準,長安各衙都有自己的一個捉錢令史的隊伍,據說正式編制的捉錢令史就有七百人。
這些捉錢令史都選用京官品子,直接授予流外五品,若是捉錢捉的好,只要兩三年利息繳的及時足額,就可以參加吏部銓選,透過了就可以授散官,有流內的正式出身,再到吏部番上當差幾年,番滿就能直接授流內實職。
“咱們縣裡的捉錢令史,跟京城各司的比不過,咱這屬於不入流外,是縣選的雜任,但是隻要錢捉的好,三年番滿,也可以參加州選,到時透過就能獲得正式的流外品階。多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