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頭表面坑坑點點,有很多洞孔,不由你不想象,火山爆發流淌出岩漿的眼淚,這可是上萬年以前的地球之淚啊。遠遠地望著山頂,像倒放的碟子,可是沒放平,有些傾斜,所以白色的油漆流下了,不是很均勻。啊,那不是油漆,是雪。是海明威筆下的《乞力馬紮羅的雪》,是讓地理學家、科學家都解釋不清的火山和雪的完美結合,渾然一體。
隨著你攀登的高度提升,土地的顏色由鮮紅漸變成黑色。樹木從成片的高大的漸漸淡出你的視線,直到一蓬蓬簇擁在一起的一小片綠洲,象是你居室門前鋪的地墊,這些墊狀植物是沙漠中生命頑強的象徵,有趣的是,這一團團的植物種夾雜著不同的物種,非親非故的他們,惡劣的環境迫使他們生長的越發相似。海拔再升高,墊狀植物也消失了,冰冷的岩石上散落著一小塊一小塊的金色,看上去象巧克力的鉑金紙被揉碎了一樣,這是黃色地衣,是地衣的集合,圍繞著地衣有黑色的狍子,科學證明,地衣忍渴抗輻射。
一路向上攀登,烏達爾一路給山鷹社的同學講著他所瞭解的乞力馬紮羅,連呂一鳴都誇讚道:”你這嚮導,水平高,還給我們免費科普啊。“
女生們則漸漸體力不支了。烏達爾提出,到海拔三千米時,感覺不好就可以在營地休息兩天,其餘人繼續向上攀登,但沒有人願意滯留在此。
到達海拔四千米時,麗麗指著地皮上的一捧花問:”烏達爾,這是什麼花?“
烏達爾笑了:”這跟咱們在下面看過的是同一種花,也是肯亞飛廉。海拔高了,就變矮了,紫外線強嘛,紫外線可以使植物矮化。再說風也大了,土地更貧瘠,所以,只能貼著地皮存活了。“呂一鳴聽得津津有味,他覺得這樣挺好,烏達爾現場科普,還可以等等後面的女生,不讓一個人掉隊。再說,現在看看也就他說話還利索,好多人喘氣都困難了。
忽然有兩隻大鳥展翅飛過,烏達爾雀躍著:”快到了,營地就在前面。“
麗麗看看前面什麼也沒有,只有一條白色的痕跡曲折向前。
”那兩隻鳥是非洲渡鴉,看見他們,營地就不遠了。“烏達爾給麗麗解釋著。
呂一鳴舉著相機走過來,他指著地上那一條白色的痕跡問麗麗:“你想起什麼了沒有?”
麗麗微微一笑:“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麗麗、呂一鳴和烏達爾三個人異口同聲地背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