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詩人,應該是怎樣的呢?大概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說一個人是作家,大概有人會認同,作家可以算作一個職業。說一個人是詩人,搞不好,那人會認為你嘲諷他,也許吧,發表過小說的人,掙了稿費,人家就會稱你為作家。發表過詩,就不一定有人稱你是詩人了。
在北大,從一九八零年起,中文系就冒出了不少詩人,他們開了北京朦朧詩的先河,儘管其中的一些人,只走了很短的人生旅程,但他們的詩作卻被後來的人們以各種方式流傳,比如海子的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年後竟成了房地產的廣告語。的確,這個階段存在了太短的時間,幾乎沒在歲月畫板上留下太多印記,但無論後人是否理解他們詩的含義,他們都曾經認真地活過。
呂一鳴是熱衷詩的,他自己也寫過,雖然他不給別人看。他從第一期到第九期的《今天》,都儲存著,每期他都買過十份,就是為了送給同樣喜歡詩的人。他第一本《今天》是送給群莉的,他忘不了和群莉一起去泡圖書館,然後去八一湖,兩人坐在湖邊草坪上,他給群莉描述著《今天》舉辦詩歌朗誦會的情景。
”就在這裡,北島朗誦他寫的《回答》,那,夠範兒。“呂一鳴得意地對群莉說道。
”還去哪裡朗誦過?咱們也去回顧一下子。唉,咋就停刊了,短命。“群莉很痛苦的樣子。
”嗯,還去過紫竹院,就剛才咱們去北圖的旁邊。還去過美術館前面的廣場。其實我覺得朗誦可以跟你們登山合在一起,那不是更有意思嗎?“呂一鳴對群莉說道。
”想不到你腦袋蠻靈光的嘛,以後去登山,聚餐的時候就開個朗誦會。要得。“
呂一鳴想,這才過去沒兩年,現在群莉怎麼就沒了詩情了?他跟群莉在一起開始就是因為群莉會寫詩,還發表過不少作品。自己呢,寫了不少,也不敢拿給別人看。他挑了幾首自己認為不錯的,拿給群莉看了。
群莉看過後問他:”你怎麼不投稿?“
”這寫的行嗎?“呂一鳴緊張得搓著手。
”我覺得詩沒什麼標準,就看你投過去,哪個編輯看,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的。要我說蠻好的。“群莉說道,語氣很篤定。
當時,呂一鳴聽了這話,幾乎高興得跳起來。比他在學校考出高分都開心。在他看來,群莉發表過詩,說得一定沒錯,自己還真能寫詩,太了不起了。從《今天》停刊到現在,四年過去了,上個大學都該畢業了。好在寫詩這事有一搭沒一搭地,但呂一鳴知道,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會愛詩。因為停刊了,大哥要把他買的那些雜誌都燒掉,要不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媽護著他,那些寶貝早就被付之一炬了。
現在是怎麼了?群莉故意躲著自己,當我打電話商量著送她去武漢時,她說已經在路上了。呂一鳴便往周家巷走,邊想著,站在公交上,路過紫竹院,他看著那草坪,和群莉一起在那裡讀詩的情景一閃而過。
有人下車,好像給他讓了個座一樣。他靠窗坐下,想起和邱楓談詩。別說,青島比北京小資多了。儘管那裡讀詩大多是抒情的,像舒婷那種,不像北京,政治味道更濃,可是外國詩比較流行,他看了幾期《青島日報》副刊,介紹了不少像波德萊爾一樣的詩人,他喜歡《惡之花》,之前說不出好在哪裡 ,只覺得獨特。經邱楓分析,才瞭解些什麼象徵主義。其實,他總往北大跑,也是因為那裡能找到知音,好幾次詩人見面會他都過去聽了。說起來,他比麗麗他們上北大都早呢。想著他吐了吐舌頭,輕輕抹一下自己的臉。
到何姐家,他把買的西瓜用涼水鎮住,就往何姐屋裡走。現在這裡已經是合租了,每個房間八個人,何姐忙得不可開交。她的屋子成了接待室,有人要會個異性朋友,都到她屋裡來。現在夏天也還好,往後天涼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