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起做生意的。
不過,二哥的確剛剛下崗,也在催自己幫忙找工作。小聶快速地在心裡合計著,她想起之前的小太陽公司,好多“老人”也都是汪總公司初創時的“鐵哥們兒”。他們就算犯再大的錯,汪總也把他們當“自己人”。也許吧,在企業裡當領導,手下需要有“自己人”。二哥再怎麼樣跟自己也是一奶同胞,將來自己在這個廠裡也算有個“自己人”了。況且,二哥不像大哥那樣懶,他還是有一股不滿足、不服輸的勁頭。想到這兒,她決定把二哥拉到江西廠裡來。
“謝謝您一直惦記著我的家人。是啊,我二哥現在下崗在家,他之前在公交當售票員,嘴皮子溜著呢,幹銷售應該是把好手。而且他現在單身,可以住在廠裡。只是,您不吐口,我怎麼好讓他來呢?”小聶還是第一次在汪富貴面前忸怩,顯得很不好意思。
“哈哈,你這個小聶啊,你是主管銷售的廠長,招收銷售大員當然是你說了算啊。我要是找什麼人來,也得讓他聽你指揮,不是嗎?”汪富貴笑著說道。
“我在中關村租了一個寫字間,你以後在北京就去那裡辦公,咱們招聘也顯得體面些。庫房我正在想辦法,最近家裡事情比較多,擔子都壓在你一個人身上,我都不好意思啊了。”汪富貴說著從皮包裡拿出一個信封,在桌子上輕輕一推,放在了小聶面前。
小聶心想:這汪總越發顯得土氣了,他怎麼離現代化管理越來越遠了。而且,誰不知道你啊,還家裡的事,不就是小芹的事嗎?不由得越想越氣。
“汪總,您這是何意啊?您這樣的方式,多少錢我都不可以收的。如果您想給我獎勵,就透過財務算進獎金裡吧,總得有個名目嘛。”小聶顯得很平靜,但汪富貴卻感覺正言厲色的。
“那我就讓我二哥到江西廠裡來上班了啊,您放心,我會一視同仁的。畢竟他也沒幹過銷售,而且之前國企很鬆懈,他也是一身的毛病。不過,我努力讓他快些適應。如果您那邊有什麼合適的人選也推薦一下,需要儘快組建一個銷售團隊。”小聶說得很自信。
汪富貴看著面前的小聶,心情有些複雜。他想起幾年前用信封給小芹寄銀行卡,想起和小芹一起去北京人藝看話劇。因為那時小芹還是個學生?還是小芹本就單純?如今小芹成長了?
他努力把思緒拽回來,對小聶說道:“知道上地嗎?”
”當然知道,怎麼,汪總您是看上那裡啦?“小聶眼中閃耀著驚喜。
北京畢竟是首都,你難怪北京人自負。別的城市人吃的是糧食,他們吃的是訊息。從“走後門”盛行的時代,北京人就對“小道訊息”推崇備至。後來他們認為自己一直是對的,那不叫“小道訊息”,那叫“資訊”,那是勝人一籌的“先機”。後來把這些“先機”運用到股市上,樓市上的人,都發了財。也許吧,這是一種社會生態的平衡。七八十年代,北京人蹤著高幹子弟,不為圖人傢什麼,就圖他們知道點兒“內部訊息”。現在九十年代了,來北京的“外地人”(這應該是北京人最早創造出的叫法)越來越多。他們也更熱衷於打探訊息,而且,現在公眾的說法是:把握先機。
上地產業基地,在九十年代的京城科技界是一大創舉。後來被稱:領先全國。上地是科技企業孵化的搖籃。
“之前小太陽公司有個競爭對手,你還記得吧?”汪富貴問道。
“當然記得,他們不是要做國際品牌嗎?”小聶的語氣很不屑。
“嗯,他們是第一批入駐上地產業基地的企業,據說投資不小。我跟他們老總在電影城撞見了,就聊起來。我覺得咱們企業雖小,但進入基地,更容易招商引資,引進技術和人才,儘快研製自主品牌的整車。”汪富貴說道。
從汪總提到上地,小聶就在心裡罵著自己,你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