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小森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一章回,金池的袈裟,像極了那些為了釋經權扣帽子的人,而這一張的聾,不僅是沙國王,黃風怪、靈吉菩薩,以及螢幕前這個執棍闖關,因為無頭唱曲的幾首三絃便不論善惡揮棒的天命馬嘍,更是像極了只聽了那些那部分斷章取義的話,就跟著衝鋒的傻孩子。

殊不知有時候,成見一旦形成,旁人與他說再多也都是無用,於是這一關修的‘耳聽怒’,比起故事本身的寓意,其實更在於打破了第四面牆的螢幕前的你我。

而這裡,又不得不聊一下,這一章回裡,影神圖中鼠禁衛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黃風大聖閉關後了,某一日庫房裡丟了一紫金銅爐,原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流言蜚語越傳越深,大家就說是那庫房總管監守自盜,這事情傳到了鼠禁衛的耳朵裡,他們就想著去找總管分一杯羹,不想鼠總管為了自證吊死在了牢裡,眾妖聽說後便又流傳鼠禁衛屈打成招的閒言碎語,這次就讓鼠禁衛們只得仔細調查,自證清白,終於在總管徒弟的窩裡找到了那個紫金銅爐。

眾妖聞風訊,又開始罵這個小鼠妖說他貪財害命,連累自己師父,小鼠妖卻說原來紫金銅爐是狸侍長偷去孝敬虎先鋒,他得知總管被冤枉才冒險偷回來的。

鼠禁衛詳查後,果真如其所言,一時稱讚聲又蓋過了謾罵聲,可沒過兩天,不知誰又說起,那個真正偷盜紫金銅爐的狸侍長有個老母,被虎先鋒給關在地牢裡,狸侍長是為了救老母才做了錯事,眾妖又議論不絕...

有一說一,影神圖是真的很絕,哪怕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影神圖裡評價也不一樣,非常的值得細品。

《莊子·漁夫》中曾講:人有惡跡而去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其大意是在說,一個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討厭自己的腳印,想擺脫他們便快步跑起來,可是腳步越頻繁,腳印就越多,跑的越快,影子追得越緊,他認為自己還跑得太慢,就拼命的不停跑下去,最後精疲力竭累死了。這個人不知道在陰影的地方停下來就不會有影子,靜止不動就不會有腳印。

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那些讓人恐懼的影子,讓人心生厭惡的腳印,卻忘記了有時候換個思路停下來,便不再有腳印和影子,正是因為我們執著於恐懼,深陷於自我的慾望,於是往往最後便如同書生,一念之間,便是嗔怒。

《金剛經》第十四品說,要在佛法中有所開悟,就不該執著於佛經的表象,也不該盲信的傳授佛法的禪師,只有專注於理解佛法本身,才能真正參悟佛法真諦,對於佛法產生真正的信心,這與《道德經》多次提到的,跳出事物的侷限去看全貌看本質都是一個意思。

故事中的貂鼠,顯然因為盲信國王,不明前因後果直接插手才有了後來的慘案,而發生了一系列的慘案後,又直接放棄了佛法的種種,這些都是停留在了表象,但故事中最核心的矛盾,也確實不是這個由‘耳聽怒’帶來的嗔,而是靈吉在《聾》那個故事最後講述的‘次第’,這也是貫穿了整個黑神話悟空的矛盾點。

試問,佛因為佈施了擂鼓之法,便能享受國民的供奉,那黃風除掉巨蟲又何嘗不是一種功德無量,又如何不能擔得起這萬家香火呢?

試問,人首鳥身的靈吉,空有一副慈眉善目的樣貌,但犯了嗔戒,害了滿城百姓依舊是佛,那老鼠模樣的黃風做了善事,除了禍患,又為何不可成為庇護一方的佛?

只能說這個故事裡,哪還有什麼信仰,分明就是一個次第森嚴,不可擾亂的典故,分明就是次第下的‘私心’和‘慾望’。

沙國王無論是信佛還是敬鼠,都不許王權旁落,要讓自己的威嚴立於信仰之上,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秋葉涴紅刀

秋葉涴紅刀

葉尖清露
關於秋葉涴紅刀: 一個武林公敵的女兒,為了追尋自己的身世,離家踏入江湖。在旅途中,她遇到了兩位性格迥異的女子,一位是心如蛇蠍善於偽裝的女匪,另一位是嬌生慣養的鏢局大小姐。三人結為姐妹,共同闖蕩江湖,揭開一系列江湖秘辛。??
武俠 連載 1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