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歐洲女君主 三 (第2/3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的一個麻煩就是關乎自己統治的蘇格蘭問題。
作為都鐸王朝亨利七世的外孫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對英格蘭王位也有名義上的繼承權。”]
走了一個英格蘭的血腥瑪麗,又來了一個蘇格蘭的瑪麗,你們這些歐洲人就不能取些不一樣的名字嗎?
秦朝的六國人真是看麻了,這創始人的曾外孫女也有王位繼承權,這也太離譜了。
這麼算來,他們六國貴族裡,誰還沒和王室甚至周室通婚過呢,難不成他們每一個也都有幾個國家繼承權,這玩笑也太離譜了。
但偏偏是他們覺得離譜的事情,在那邊確實司空見慣。
一想到天幕說過那邊各種聯姻,誰知道這些複雜的血脈都是些什麼關係啊!
[“蘇格蘭的瑪麗是天主教徒,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英格蘭的天主教勢力也願意支援她。
為了繼承英格蘭王位,瑪麗在自己的丈夫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後,和亨利七世的曾外孫,她表弟亨利·斯圖亞特結婚。
而伊麗莎白,她的最佳方式也是趕緊結婚,生下一個繼承人好穩固王位,不少國家的國王和王子都紛紛向她求婚。她用自己的婚姻作為籌碼,周旋在各國中間,本人卻一點也不想結婚,更不想把權利分給別人。
她以‘童貞女王’的形象示人,宣稱‘我已經結婚了,丈夫就是英格蘭王國’。”]
這真是不知道讓人覺得怎麼說才好。
有人覺得這伊麗莎白真是奇女子,以國為夫,心懷大志;但也有人覺得她簡直權欲滔天,連男婚女嫁這種基本倫常都不顧。
[“蘇格蘭的瑪麗婚後,和狂妄自大的亨利爆發了許多矛盾,亨利甚至還襲擊懷孕的瑪麗,試圖讓其流產。後來亨利被人謀殺,有謠傳說是瑪麗做的,讓她在蘇格蘭的名聲瞬間敗壞。
後來她又很快與伯斯維爾伯爵結為夫妻,讓全國貴族都認為她是個放蕩的女人,蘇格蘭人開始反抗女王,將她廢黜。第二年在奪位之戰敗北後,瑪麗逃亡英格蘭,遭到伊麗莎白的囚禁,她和亨利的兒子也在蘇格蘭即成王位,成為詹姆士六世。
瑪麗的到來,讓英格蘭天主教勢力抬頭,他們藉助蘇格蘭和歐洲大陸天主教勢力的支援,開始各種陰謀叛亂。
伊麗莎白對瑪麗的囚禁讓國內外議論紛紛,教皇庇護五世發出訓令,對她施行絕罰,號召天主教徒推翻她。為此,1571年,英格蘭議會透過法案,帶教皇訓令到英國人,一律按叛國罪處死。
議會還確立了《39條教規》建立了完全獨立的新教教會‘聖公會’,也標誌著40多年的宗教改革宣佈結束。”]
唐朝和後面朝代的和尚們傻了。
哪怕在北魏,那個武帝滅佛前他們佛教最鼎盛的時候,也不可能那麼插手國家大事還有幾國邦交,還號召信徒推翻君主。
和上層活動比較多的和尚們想想都心裡一緊,希望自家皇上別注意他們,他們佛門最多就定期做做法會,不可能搞這種事情。
一直也在抑佛的李世民真的不能理解歐洲這種宗教至上的想法,國王結個婚都要去找教皇,教皇還能干涉國家內政。
原本還只是想抬道教來抑佛的他,現在更是堅定了不能讓佛寺繼續壯大的想法。
武則天也不能理解,她個人是出於政治考量有開始抬佛,但也不可能自己真的變成虔誠信徒,那還做什麼皇帝。
所以那個讓外國女王們都在鬥爭的天主教,新教,到底是個什麼宗教?
佛門出身起義造反的朱元璋從沒小看過宗教的力量,但是吧,能鼓動百姓造反,和能直接干涉朝政是兩碼事。
已經冊封張家42代天師為真人,還給建了大真人府,但是現在看歐洲這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