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成明一大早起來,來到辦公室,然後開啟郵箱。
這些天陸續都有學生提交畢業論文,他得每篇都看看,然後提出修改意見。
如果只是些小問題,直接回封郵件一一指出來,就能讓學生去列印,然後正式提交了。
如果問題很大,郵件很難說清楚,還得微信或者電話跟學生約好時間,當面指導。
今天有兩篇提交上來初審的論文。
看到寧為的名字,袁成明樂了。
這年輕人,不愧是論文快槍手啊,上週才跑他這兒來想確定選題,這才幾天,論文就交上來了。
也不知道他提出的sci一區要求,這小子達到沒有。
不過袁成明也沒有急不可待的看論文,而是先給自己泡了熱茶,準備慢慢品。
從附件中將論文下載好,開啟,看到題目袁教授便愣了。
這特麼是什麼鬼?《利用遞迴法證明kls因子是一個與維度無關的常數》?
第一次,袁成明從一篇畢論題目看到他對現階段數學研究方面知識的貧乏。
因為第一時間,他腦子裡竟然發現對kls因子這個詞有些陌生。
好吧,這些年一直在教統計學,數學發展分支又越來越細,不太瞭解這些也是正常的。內心如此安慰著自己,袁教授開始登陸圖書館的檢索目錄,查詢kls因子方面的東西。
很快便找到了關於這個猜想的命題。
哦,原來是空間幾何方面的猜想,但一直對這個問題孜孜不倦想要解決的,除了數學家竟然還有這麼多計算機界的精英人士是什麼鬼?
仔細研讀了前人的論文之後,袁成明終於理清了這個問題的脈絡。
然後心情更復雜了。
所以,如果寧為這篇論文是正確的,那麼他就是用統計學的方法證明了一道計算機學界一直很感興趣的世界級空間幾何難題?
要知道提出這個猜想的數學家本就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他在2018年去世前還心心念念這個猜想是否得到證明。
弄清楚了這個命題,袁成明心懷忐忑的開啟了這篇畢業論文,畢竟這篇論文說不好解決了一個困擾了全世界數學家二十多年的高維空間幾何難題,而他只是一個卑微的高校統計學教授,讓他來指導這論文,自我感覺有點不配。
甚至這論文真要投給期刊,人家編輯壓根都不可能交給他來審稿。
自從黎曼幾何從理論上證明了高維空間存在之後,這些數學命題就越來越玄學了。
完全不出意料的,整篇論文讀完,袁成明再次感受到了擴充套件知識廣度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他線性代數跟空間解析幾何的知識儲備還是不足,能看懂這篇論文的確使用的遞迴法,透過一步步迭代最終推理出kls因子為一個常數用到的方法,以及每次推導的思想。
但具體對不對,就超出他的知識範疇了。
當然,這樣也是正常的。
如果一道世界級數學難題的推導過程能隨隨便便哪個研究方向的數學教授看一遍論文,就能知道是對是錯,那整個學界大概也沒那麼多爭吵了。
袁成明想抽自己一耳光,讓他嘴賤,絕對有資格發sci一區的論文有了,不對,這論文發頂刊都夠格了,結果作為畢業論文,他這個導師別說指導了,直接審都不敢審。
傳出去他可能成為江大第一個作為本科畢業論文導師,卻不敢肯定自家學生論文到底是對是錯的導師,很羞恥。
但沒辦法,他還是拿起了電話,直接打給了孔明德。
“孔院長,我這兒有篇畢業論文,可能需要你組織一下人,大家一起探討下。這篇畢論用了統計學的方法,證明了kls因子是一個與維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