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自己大腦鄙視了是種什麼體驗?
其實沒什麼,只是腦子裡突然湧現出無數需要學習的科目。
排在最前面的,都是他接觸過的,比如演算法導論、計算機視覺、大資料探勘這些,等等,為什麼他還需要學習大型積體電路設計?這需要掌握的東西就多了,數學方面的複變函式還好說,但還涉及到量子力學、數位電路、高頻電路、訊號與系統、材料化學、光學精密工程、微電子加工工藝……
除此之外還有更基礎的eda軟體設計。
擴充套件內容還有仿生學、生物材料學、生物化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
而此時,站在尹晨露的視角,只覺得寧為在說出自己的目標後,突然就呆住了,愣愣的盯著自己,好在並不尷尬。因為尹晨露能看出寧為並不是被自己的美貌所吸引,因為那眼神完全沒有聚焦,明顯已經魂遊天外。
“那個,寧同學,寧為!”
“哦!不好意思啊,這邊採訪完了吧?我突然想到點事情,要去趟圖書館了。再見啊,尹姐。”
說完,壓根沒等尹晨露有反應,寧為便站起身,匆匆而去。
愣了半晌,尹晨露突然扭頭衝著攝影師問道:“剛才攝像機關了嗎?”
攝影師撓了撓頭,然後無奈的攤了攤手,看來他手快了。
不過側頭時,眼角餘光正好滑過教室角落上的一個攝像頭,紅燈亮著,應該是開著的,於是指了指:“找學校要監控?”
“有的話最好!我覺得這畫面很有教育意義!”
……
寧為可不知道他的心血來潮成了衛視臺主持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的一幕,他只是下意識的希望趕到圖書館,翻一翻相關的書籍,深入瞭解一下為什麼人工智慧領域需要這麼多的知識才能算入門。
到不是說看過書後就能想通這些,而是藉助看書時大腦自動構架的知識體系,來確定自己到底選擇了一個多麼變態的努力方向。
沒讓寧為失望,當他大概瀏覽了幾本書後,他大概明白了大腦的意思。
他的大腦認為想要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必須要是硬軟體兩者一同革新,才能可能最終實現,兩者缺一不可。
所以軟體方面,他需要重新系統的梳理各類演算法跟數學知識,比如數學方面的線性代數、機率論、拓撲學、泛函、最佳化論等。
硬體方面他需要去設計全新的晶片,而且他的大腦認為既然要做自己的方向,現階段的eda軟體肯定是達不到要求的,所以他得重新設計,寫一款設計智慧晶片專用的eda軟體出來。
光是這個軟體就是個天坑,主框架、元器件庫、工程庫、各種介面、工具……
這還只是純技術方面需要的東西。
成熟的eda軟體還需要提供匹配的模擬工具,為設計出的晶片提供各種模擬除錯環境。這就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經驗領域。
因為模擬環境需要大量的資料支撐,需要像英特爾、臺島積電、三星電子等等晶片製造商提供詳實的資料支撐,來保證提供一個結果不會偏差太多的模擬測試。
畢竟不可能晶片設計出來就直接拿去流片,要知道流片是很昂貴的,再有錢也禁不起這麼造。
有了eda軟體還只是起步,接下來是晶片結構設計。
這一步很難,難就難在要繞過被人的專利,設計出一個新的智慧晶片架構。整體架構出來了,還有各個細節部分,比如每塊晶片都要去設計引腳定義、規格、功能,然後用來豐富自家的元件庫。
這個過程還要給晶片寫好底層驅動,各種通訊協議。
然而這些跟接下來的難度比起來都是浮雲,因為關鍵在於晶片不止要設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