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唐的變化 (第1/2頁)
高十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此同時,大唐學院研究的優良種子,也由秦川向全國推廣,糧食逐漸獲得大豐收,自748年至750年,三年時間,大唐糧食產量翻了兩番,這期間高不易還意外發現了紅薯這種產量極高的糧食,於是也被他積極推廣,並獲得了成功。
為了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他把棉花納入了大唐戰略物資清單,因此在東部、西域棉花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為此朝廷出錢在西部戰區、東部戰區轄區內,大面積修築灌溉水渠,使得棉花和糧食產量極大提高,棉布、棉衣也逐漸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隨著西部棉花產量的增加,西部與中原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西部百姓生活逐漸有了很大改善,局勢也慢慢穩定了下來,西部戰區在高仙芝的帶領下,擴充套件到了蔥嶺一代,高不易不得不在伊麗河谷設定了大都督府,來統領極西之地。
物質的極大豐富,再加上開明的社會氛圍,必然帶來人口爆發式的增長,因此,這三年時間大唐人口從六七千萬人,一下子增長到了一億二千萬,遷移至三江平原的人口也達到了一百萬,為此高不易在平盧以北又建立了渤海灣戰區,進一步加強了對北部地區的統治,三江平原的糧食產量也隨著耕地面積的增加而逐漸提升,隱隱有成為第二個中原的勢頭。
對於一直反覆的韋室人,高不易採用強硬手段,內遷安置了近三十萬人,原地留下的不足五萬人,也都遷移出山林,賜予他們房屋、土地,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同時為了加強西部的統治,高不易採用分地、草原、免稅、發銀子的超優厚政策,往伊麗河谷先後兩次遷移中原百姓,不下五十萬人,他們在伊麗河谷放牧開荒,穀物、牛羊肉產量顯著提高,因此高不易將西部戰區的兵力增加至了十五萬,僅伊麗河谷就有六萬餘眾。
這三年,大唐火器研製也取得了極大突破,火炮逐漸開始量產,雖然年產量只有十五門左右,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一種體積比較大的觸發式地雷也被研究了出來,只是威力有限;遂火槍也能夠年產三十多條了,大唐一支全新的火器軍隊正在逐漸成型。
初成型的火器隊一共有五千人,有三千人在750年底被派往了伊麗河谷,因為這時候高仙芝率兵滅了石國,大唐軍隊正面迎上了黑衣大食的軍隊,751年,六七月間,將會發生怛羅斯之戰,高不易有些激動,這是唐軍少有的強勁對手。
隨著火器的出現,知道大唐這種新式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多,裴龍衛擔負的反間諜壓力也越來越大。
這幾年進步緩慢的是機械製造,儘管蒸汽機幾年前就研製了出來,但是由於密封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所以幾乎還是在原地踏步,雖然有牛筋熬煮製造出了密封圈,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故障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知道有個地方,有一種叫做橡膠樹的植物,用它分泌的汁液經過熬煮,生產出來的橡膠圈可以耐高溫、耐磨。”再一次看到牛筋熬製的密封圈失敗之後,高不易說出了他心中的秘密。
以前不說,是因為那時候的大唐缺乏航海的巨船,經過水軍多年努力,可以縱橫汪洋的大船已經造出來了五六艘,如果不是高不易下令停止,數量會更多。
如今大唐物資豐富,國庫充盈,完全可以支付得起遠航的成本了,最根本的是安祿山被消滅,李林甫也到了風燭殘年,楊國忠也成不了氣候了,國內政治逐漸清明穩定,可以向著汪洋大海進軍了。
“陛下,當真有這種東西?”頭髮斑白的老先生赤紅著眼問道。
“自然有,不過這東西在另一片大路上,我可以把它的影象畫出來,也可以畫出海圖,讓人尋到它大概的生長地方,但是由於路途艱險,非大毅力的勇士無法到達。”
“這個陛下請放心,老朽就是豁出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