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元夕 (第2/3頁)
尚木香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用珍珠黃金和翡翠在旁邊做裝飾,晶瑩剔透,光彩奪目,往頭髮上一插,就成了最閃亮耀眼的飾品。 男子也有,有些在髮髻上固定一盞蓮花牡丹燈,只能夠小心翼翼亦步亦趨地走路。
這奇特的景觀想來也只有北宋的元宵佳節才有的了。
大家邊走邊觀賞,走著走著,忽然有人叫住曹僖,
“曹兄!”
曹僖停下腳步一看,驚喜地叫道, “……朱兄,徐兄,張兄!”
“喲,這麼巧呀!”
原來遇到熟人了,
寒暄之下,得知這幾位是在應天府書院學習的學子,曹僖向幾位介紹了自己這邊的人,眾人彼此行禮!
介紹程昱的時候,他們竟然知道他的名字,知道是他把土豆這種造福萬民的作物帶回汴京種植和推廣的,紛紛對他表示敬佩之意!
其中有位叫朱說的學子與程昱更是相見恨晚,兩人甚是投緣,還約好有空去程府拜訪。
眾人邊看邊聊,不一會就走到潘樓街。
大街南側有一條一眼望不到邊的隔離帶,隔離帶中安放著全國最大的【棘盆燈】。
棘盆燈是最龐大最複雜的花燈,是由無數盞燈組成的長龍,
宣德門到州橋是一段南北大街,俗稱“御街”,御街兩旁也各有一條一眼望不到邊的隔離帶,
隔離帶中架設燈山,高七丈,燈山上有走馬燈、皮影燈、神仙燈、龍鳳燈等等,燈山兩旁又各有一尊菩薩燈,即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塑像。
阿彩看得眼花繚亂,內心不由感嘆!
北宋應該是此時世界上最繁華,最文明富裕的國度了!
如此美麗的地方,在一百年後居然被金國洗劫一空,導致了半個國家的淪陷,真是太可惜了!
孫月嬋雖是土生土長汴京人,但每每看到如此盛景,還是會激動不已!
她對旁邊的阿彩說,”彩,那首元夕能否再吟一次?真的很入景呀!”
阿彩也被這種景像給震撼了,點點頭再次吟出: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月嬋讓阿彩吟青玉案的時候,曹家兄妹已經豎起耳朵,默默地記在心中。
朱說等三位學子第一次聽,全都驚為天人!
此時此刻,此詩此詞,人在景中,景在詩中!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大家都被最後那點晴之句給折服了!
再聽之下,月嬋同樣感嘆!
到底是誰能寫出這樣流傳千古的絕句呢?
她問阿彩, “這首詞到底是誰寫的?該不會是你寫的吧?”
“那怎麼可能,我哪會寫呀?”
程昱聽到月嬋問的時候,心不由提了起來,聽到阿彩沒說是自己寫才放下來,心想,這個傢伙還算老實!
朱說等人聽到,連忙過來向阿彩拱了拱手,一臉渴望地問,”侯夫人,請問這首詞是誰寫的?能否為我等引薦?”
“……啊?引薦??”
“但,但,……他死了!”
死了?!三人一聽,真是無比嘆惜!
”對呀!……唉!真是天妒英才,”
她還給自己加了點戲,假裝悲痛地說,
“那……他叫什麼名字?”
一位叫張立的學子問,
“額……他,他叫辛棄疾,”
她心裡想,這我可沒亂說呀,
“那……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