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潼關天塹保衛戰(上) (第1/4頁)
漢城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滾滾黃河數千年,由於不斷的泥沙堆積,函谷關以北的河岸不斷抬高,函谷關的險要地勢開始削弱,位於谷地的函谷關軍事地位也日漸衰微。
東漢末年,防禦關口向西遷移到了更靠近黃河、渭河及洛河的交匯處的黃土原上,潼關的歷史重要性日益突出!
自秦漢以來,沿渭水、黃河南側通往河洛地區的道路,一直是連通長安和中原地區少有的官道,史稱“崤函道”。
此通道南邊是秦嶺,北邊是黃河天塹。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的潼關充分利用這一地理優勢,扼守在通道的咽喉上,被稱為“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
設立潼關後,這一條通道就被稱作“潼關路”。
至此,潼關替代了函谷關,承擔軍事要隘的重任。
東漢末年,馬超起兵進犯洛陽。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隨著曹操勢力逐漸壯大,成為北方的霸主。此時,西涼馬超率領大軍進攻曹操,企圖奪取關中地區。
曹操得知訊息後,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潼關迎戰。
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進入關中的重要門戶。曹操深知此戰關係重大,必須小心應對。
戰鬥開始後,馬超率領西涼鐵騎奮勇衝擊曹軍防線,但曹軍嚴陣以待,堅守不出。
馬超見無法突破曹軍防線,便心生一計,派人向曹操求和,並表示願意歸降曹操。曹操懷疑其中有詐,沒有輕易相信。
馬超見曹操不上當,便再次率軍猛攻曹軍。曹操則派出徐晃等將領率部出擊,與馬超展開激戰。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戰鬥十分激烈。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曹操想到了一個計策。他命令士兵們在夜間悄悄渡過黃河,繞到馬超軍背後發起攻擊。
馬超毫無防備,被曹軍打得大敗,只得倉皇逃竄。
曹操趁機追擊,一舉攻佔了潼關。經此一戰,曹操徹底擊敗了馬超,鞏固了自己在北方的統治地位。
這場戰役也被後人稱為“潼關之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
由此,潼關初現史冊,因此戰一舉成名。
女皇武則天時,重建毀於戰火的潼關古城。
潼關依山傍河,虎踞當道,後世多經修葺、固防、擴充套件,逐漸形成了以潼關城、禁溝、十二連城相互配合支援的完備軍事城防體系。
“西畔烽臺連寨堡,東沿峭壁布營關。”防禦的森嚴和難易可見一斑。
“人間路止潼關險”。古人的語言精闢而恰切,直言此處的地形和交通,自然界造就了這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畿內首險”,被冠以“天下雄關”的美譽。
“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一雄一扼,堅不可摧,無不彰顯著潼關在軍事戰爭中極其特殊的地位,山河險要之處,必為兵塞要衝,若有戰亂,兵家必爭。
“一座潼關城,半部中國史!”
在與潼關隔河相望的黃河東岸,中條山的西北方向,還佇立著著名的鸛雀樓!
1300多年前,大唐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目睹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詩興大發,提筆一揮而就: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橫空出世,寥寥二十字,浩氣天地間 !
作者以千里浩蕩之勢,感慨山河勝概,雄偉闊遠,膾炙人口,成為千古絕唱!
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被後人懷念千年;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世界---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一起並稱成為華夏四大名樓!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