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密探潛入寧王府 (第1/4頁)
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日,朱瀚正在府中審閱削兵權的進展報告,一名侍衛匆匆步入,手中拿著一封加急信件,神色緊張道:“王爺,這是從京城傳來的急件,請王爺過目。”
朱瀚接過信件,迅速瀏覽了一遍,眉頭緊鎖。信件中提到,朝中有人對削藩行動表示不滿,甚至有人暗中串聯,意圖阻撓削藩程序。
“這些宵小之輩,真是膽大包天!”朱瀚怒斥一聲,隨即對侍衛吩咐道,“速速準備馬匹,本王即刻返回京城,面見皇兄,商討對策。”
回到京城,朱瀚直奔御書房,將朝中的不安定因素詳細稟報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聞言,臉色陰沉,沉默片刻後,沉聲道:“瀚弟,此事非同小可,削藩之路本就艱難,若再有內亂,後果不堪設想。”
“皇兄放心,臣弟定當竭盡全力,平息朝中波瀾,確保削藩大業順利進行。”朱瀚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好,瀚弟,朕知你忠心耿耿,此事便交由你去處理。同時,朕也會加強戒備,以防不測。”朱元璋的話語中帶著幾分信任與期待。
朱瀚領命後,深知削藩之事非同小可,必須謹慎行事。他回到府中,立刻召集了心腹幕僚和將領,共同商討對策。
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凝重的面容。朱瀚站在中央,目光如炬,掃視著每一個人,沉聲道:“諸位,削藩之事關乎我大明江山穩固,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一位年長的幕僚上前一步,拱手道:“王爺,削藩之路必定荊棘滿布,我們需步步為營,不可操之過急。依老朽之見,我們可先禮後兵,先以聖旨為據,與各藩王曉以利害,勸其自行削減兵權。”
朱瀚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先生所言極是,我們可以先派使者前往各地,向藩王們傳達聖旨,同時陳述利害,希望他們能識大體,顧大局。”
然而,一位年輕的將領卻眉頭緊鎖,擔憂道:“王爺,各藩王手握重兵,若他們不願配合,我們該如何應對?”
朱瀚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決絕:“若藩王們執迷不悟,那我們也不得不採取強硬手段。傳令下去,即刻調集兵馬,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同時,加強京城的防衛,確保萬無一失。”
“諸位愛卿,削藩之事關乎我大明江山穩固,僅憑削減兵權尚不足以根除隱患。我們必須從根本上調整行政區劃,減少藩王對地方政務的直接干預。”
戶部尚書趙大人聞言,拱手道:“王爺所言極是,藩王勢力盤根錯節,若能在行政上加以限制,定能事半功倍。但此事涉及廣泛,需仔細籌劃,以免引發地方動盪。”
朱瀚微微點頭,目光轉向禮部尚書李大人:“李大人,你對此有何高見?如何在不引起地方反感的前提下,合理調整行政區劃?”
李大人捋了捋鬍鬚,沉思片刻後道:“王爺,臣以為,我們可以借鑑前朝經驗,將部分藩王的封地分割,設立新的府縣,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員管理。這樣既能削弱藩王的權力,又能確保地方政務的順暢進行。”
朱瀚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李大人之策甚妙,但具體實施時還需注意兩點:
一是要確保新設立的府縣有足夠的人口和經濟基礎,能夠自給自足;二是要妥善安置因行政區劃調整而受影響的百姓,避免社會動盪。”
這時,兵部尚書王大人插話道:“王爺,臣以為在調整行政區劃的同時,還應加強地方駐軍的訓練和管理,確保他們在關鍵時刻能夠維護地方穩定,防止藩王勢力趁機作亂。”
朱瀚點頭表示贊同:“王大人所言極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調整行政區劃的同時,我們必須確保地方駐軍的力量足以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討論逐漸深入,眾大臣紛紛發表見解,提出各種可能的